
王晓松 全部共 15 篇
-
王晓松:歌颂苦难的艺术,每次出现都是此前悲剧的N次方
2020年4月29日 2607 次阅读 专栏
古往今来对立碑立传的热情,不外乎是要在人类有限的记忆里铆一个永久点位,辅以各种信息关联不断地提醒你:记住!记住!这与购物网站根据浏览情况不断更新广告推送的情况很相似。
-
从今天起,做一个谄媚的人
2020年4月29日 9921 次阅读 专栏
出了一线城市,你才会意识到“倒时差”有多难。
-
香港设计往事,一次在太古城的下午茶
2020年4月1日 173 次阅读 专栏
好久不见靳埭强先生者,上个月过港,提前找了个理由约老先生在太古城喝下午茶。
-
王晓松 “石屎森林”里的图像,能否进入历史的档案?
2019年7月4日 998 次阅读 专栏
香港因拥有大量的摩天大厦及其高度城市化的地域性特点而有“石屎森林”的另类称号。
-
艺术家读博,得有多少勇气和不自信啊!
2019年4月3日 2136 次阅读 专栏
我觉得不如大胆地向传统学习,开放纳捐一途,正大光明,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
艺术在殡仪馆隔壁
2018年5月14日 648 次阅读 专栏
千万不要告诉我就这么一墙之隔,就水乳交融了。如某著名大学的理论家以学术论文的面貌引经据典生拉硬拽概念包办,没点儿非遗、工艺和艺术的基本常识,死的活化、活的死化,实在是有伤风化。
-
《凤凰》作为终章
2018年1月8日 780 次阅读 专栏
如果不是凌晨一点三刻的一通电话,一切的混乱、杂乱、疲惫、急红了的眼都是布展例牌,甚为无趣。
-
此路是我开
2017年9月5日 1383 次阅读 专栏
“葛宇路事件”过去一个多月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今天的传媒世界里是极其漫长的,有些曾在微信朋友圈热议过的人都要经过多番提醒才能恍惚想起。
-
艺术圈的撞车,纯属巧合,不免碰瓷
2017年6月10日 808 次阅读 专栏
毕业季好看的不是凤凰花,而是千奇百怪的论文“撞车”,每个学校都有些此类故事——但结果雷同,手段老套,至为无趣。
-
艺术展的前言是怎么回事
2017年4月19日 1338 次阅读 专栏
把艺术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想象成创意火花集合体的人,多半犯了文青幼稚病。它们更像是被捆扎起来的大文件夹,真正的日常工作枯燥无味,再光鲜耀眼的内容到了这里都要变成一页页的A4纸。
- 01 男性裸体像与同性恋
- 02 性侵不限于肉体,荒木经惟“缪斯”残酷物语
- 03 向京谈布尔乔亚: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就不虚此生
- 04 4.5亿美元的《救世主》,一面西方艺术交易的风月宝鉴
- 05 科隆大教堂的花窗玻璃
- 06 王家卫电影的旗袍美学
- 07 一秒一世,Feuerle私人美术馆小记
- 08 往事丨84岁才有第一次个展,他50余年绘画生涯背后有什么故事?
- 09 集体主义
- 10 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