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话题 共1002篇

  • 李振华   影像作品已经开始拥有市场了,杨福东,董冰峰,李振华

    李振华 影像作品已经开始拥有市场了

    2014年4月10日 专题话题

    在我们这次关于“激辩市场热点”的话题讨论中,作为新媒体展览创作和策划的积极参与者,李振华为我们带来一些他个人的看法。虽然影像作品仍然普遍被认为是不容易被收藏的,但作为其中的推动者,李振华有一种天然的乐观。

  • 董大为 商业推广平台仍需完善其职责

    董大为 商业推广平台仍需完善其职责

    2014年4月9日 专题话题

    2012年,CYAP(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汇报展声势浩大的集中起上百名艺术家,以开启青年艺术家时代的姿态亮相在国际会展中心。除了大体量的艺术家,参与其中的策展人和评委都极具影响力。艺术家董大为说,与艺术家合作的商业模式上,还需努力完善。

  • 哈拉德·泽曼对话中国当代艺术家,杨少斌,杨冕,王卫,王功新,蒋志,谢南星,萧昱,侯瀚如,栗宪庭,林天苗

    哈拉德·泽曼对话中国当代艺术家

    2014年4月8日 专题话题

    1997年,一直近距离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乌利·希客创办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从1998年第一次颁奖,到去年CCAA评论奖的颁发,从这个奖项中已然走出了不少熟面孔。艺术家方面包括周铁海、白双全、段建宇、孙逊、鄢醒等。

  • K11的印象加分术,皮力,草间弥生,蓝 庆伟,莫奈,李振华

    K11的印象加分术

    2014年4月3日 专题话题

    “K11会是一个艺术收藏者、推动者、新模式缔造者。”先后在香港K11艺术购物中心、上海淮海路K11艺术购物中心策划新媒体大展的策展人李振华这么来定位K11在艺术界扮演的角色。

  • 赵屹松 做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推动者

    赵屹松 做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推动者

    2014年4月2日 专题话题

    2013年底,华宇集团创办的“华宇青年奖”的最终评选结果(无关小组、李燎)以及总奖金高达30万元奖励,顿时让业界哗然。“三亚艺术季”的总策划人赵屹松先生说,保证奖项和展览的长久、持续,才能真正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些什么。

  • 张小迪  有好的艺术家,才有好的艺术奖,张小迪

    张小迪 有好的艺术家,才有好的艺术奖

    2014年4月2日 专题话题

    2013年,张小迪获得“马爹利关注未来艺术英才奖”。在马爹利艺术基金会的赞助下,张小迪游学了欧洲四个国家,收获颇丰。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说道,这个时代,有好的艺术家,才有好的艺术奖;有好的伯乐,更应该有好的千里马。

  • 胡湖  艺术圈仍然没有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胡湖

    胡湖 艺术圈仍然没有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

    2014年3月27日 专题话题

    他是媒体人、拍卖主管、朋友圈活跃分子——ArtJeff,他一面忙着给《Hi艺术》写专栏,一面在ArtJeff艺术媒体微信群组织讨论“艺术媒体转稿公约”,另外手头有超过十个以上的微信拍卖群等着他照顾,主业是泓盛拍卖电子事业部总监。

  • 纯粹的热情

    纯粹的热情

    2014年3月21日 专题话题

    当我们习惯于讨论画廊的商业结构与盈利模式,当我们习惯以架上和新媒体来区分展览类型,当我们总是试图以显而易见的“战绩”来评判展览的优劣,我们似乎在忽略“艺术”,在远离“艺术”。本期“Hi画廊”,我们尝试用那些或许并不自以为“画廊”的艺术机构。

  • 向京 把赋予的权力当做责任,向京

    向京 把赋予的权力当做责任

    2014年3月13日 专题话题

    对于向京来说,作一位新锐艺术家选秀场上的评委已经十分寻常,在她看来,评委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并在有限范围内推动他们进步的使命。

  • 文字癖  艺术界达人的几本新书

    文字癖 艺术界达人的几本新书

    2014年3月13日 专题话题

    艺术圈中的每个角色各司其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艺术圈的写作达人,他们是擅长文字游戏的当代艺术策展人,是艺术机构的资深操盘手,也许是极富创意的艺术家。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