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德·泽曼对话中国当代艺术家
哈拉德· 泽曼(Haraald Szeemann)
编者按:1997年,一直近距离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乌利·希客创办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时至今年已经走过15年的历程,谈及创办此奖项的原因,乌利·希客表示一方面他希望借由这个平台能够邀请到一些国外知名策展人士和美术馆专业人士来到中国,让他们看到中国的艺术。另一方面,希客希望将当代艺术的讨论范围拓展至学院派艺术家和媒体关注视野之外,利用奖项来吸引人们对当代艺术的关注,以期望对其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哪怕是批判。从1998年第一次颁奖,到去年CCAA评论奖的颁发,从这个奖项中已然走出了不少熟面孔。艺术家方面包括周铁海、白双全、段建宇、孙逊、鄢醒等,评论家则包括朱朱、董冰峰、王春辰。
今年,CCAA计划以一场展览来为这个奖项创办15周年庆生。4月26日,“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十五年”将作为重磅展览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下文是一段摘录自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文献《CCAA2000》的资料,主要为2000年时艺术评论家哈拉德·泽曼与数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访谈。
今年,CCAA计划以一场展览来为这个奖项创办15周年庆生。4月26日,“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十五年”将作为重磅展览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下文是一段摘录自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文献《CCAA2000》的资料,主要为2000年时艺术评论家哈拉德·泽曼与数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访谈。
经过对一百零九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评审,2000年4月2日,国际评委会做出了最后的评审结果。该评委会的组成人员有一九九九年度威尼斯双年会评委哈拉德·泽曼(Haraald Szeemann),旅居巴黎的华裔评委侯瀚如,中国杰出评论家及评委栗宪庭,观念艺术家艾未未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奖协会创始人乌利·希客。此次评审的参考依据是这些艺术家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间的艺术作品。
在评委成员哈拉德·泽曼和侯瀚如即将离开中国之前,他们和国内一些艺术精英进行了一次会谈,就彼此对参选作品的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在中国设立这一奖项的意义和地位等问题做出回答。出席的艺术家有林天苗、王功新、王卫、卢浩和海波。
林天苗:我想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奖是怎样的组织,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怎样运作的?它的评委会成员是常年不变的,还是要定期换人?
尹秀珍《洗河1995行为1》
泽曼:在欧洲,类似的奖项有很多,其目的是为了推动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年青艺术家的成长。一个月前,我在德国慕尼黑的时候,就刚刚颁发了一个给二十五岁以下年青艺术家的奖项。欣赏那六百二十幅参赛作品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年轻艺术家。在瑞士,我们也有一个类似的奖项--虽然这只是一个国内奖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当代艺术的中心在纽约、伦敦和巴黎。而我相信创造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艺术中心,它是无处不在的。其实,推动这种创造力的尝试一旦产生便迅速发展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我来说,始终和年轻的艺术家保持联系,了解他们正在进行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的宗旨便在于此。甚至应该说,在中国有更多的理由要这样做,因为在国内举办类似展览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目前,你们只在上海有一个当代艺术展览馆。可它也已经过于保守陈旧了,其艺术作品都还停滞在过去的某一历史时刻---但至少这是一个开端。
创立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想跑遍全国来欣赏中国艺术是不可能的,而同时又需要尽可能多的 了解现今国内艺术的发展状况。当然,我们知道从绘画作品的画册和目录来看,最好的艺术作品常常很难成功的再现出来,而比较差的作品反而再现的效果比较好。但即使只有这些艺术家近两三年的作品,你仍然能感受到他们创作时的激情。因此,我们可以在任何一天从想要参加此类比赛的百来个艺术家中做出筛选。
如今,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年青艺术家层出不穷。作为他们迈出校园大门与外界的首次接触,这种竞争是非常宝贵的。类似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这样的奖项各有他们自己的历史,而这只不过是此类奖项的开端。即使它们的重要性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你也能看到它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发展起来。
至于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评委会的成员,包括我在内,有三个来自国外,今年有三个没有换,两个是新人。我个人认为让有不同视角的人参与评选和最后决定是一件好事。今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我展示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因为通过我对中国这几次的访问以及这次参与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的评选工作,我对中国的艺术作品以及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艺术而言,了解当今艺术的发展状况并有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是很有帮助的。
陈绍雄_“街景4”1998图片装置
王功新:你衡量艺术的标准是什么?你觉得是否有可能判断什么是好的艺术或者坏的艺术?
泽曼:关于什么是艺术,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当你面前出现了众多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你会不自觉地开始创造个人神话,描述你自己是怎样对一件艺术作品做出反应的。我为类似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大型展览会做评选工作已经有四十三年了。你会认识许多代艺术家。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你所相信的东西你必须坚定不移。另外,还有一个我 称之为“激情”标准:那是当我对某些作品立刻产生共鸣,同时相比较于其它作品产生更大兴趣的时候。
当你为这种展览会作评委的时候,你对如何发现其潜力有一个评判标准。当然了,这种评判标准是以展览会的发展历史为依据和基础的,比如威尼斯双年展。去年,我试图对其进行改革,让参观者的感受与以往不同。我选择的都是我所熟悉的艺术家,其中包括了许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认识的朋友。
当然,无论你要展示多少艺术家的作品,还有几个更加实际的情况需要考虑。你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内工作。你可以邀请一个艺术家到一些地方来工作,因为你觉得他可能会在某个特定地点产生灵感。而另一些地方你必须通过对话向他 描述出来。这样,一个展览会从性质上来说就变得比较有组织性。那些空间上的要求意味着你必须对每个艺术家所擅长 的方面有较好的把握。在选择作品的时候还有一个艺术因素,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讲,我常常要设想入选的作品是否与整 个展览保持风格上的一致。
洪浩_Mr.Hong时常在拱形屋檐下等侯阳光 1998数码摄影照片 95 x 120 cm
王卫:我很同意您刚才的所说的。可是当您第一次来到中国为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评审参选作品,您觉得对您不熟悉的 作品您是否还能使用同样的标准?比如您在这儿要看一百一十位艺术家的作品,您是否仍旧采用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 如果没有一幅作品达到上述标准会怎么样?是不是在您直觉上无法产生共鸣的作品,你仍就要在他们中间做出选择?
泽曼:我们其实也是猎手。如果你是一个猎人,你总是想寻找稀有的动物。我很遗憾那些我在上海见到的青年影视工作 者未能将他们的作品送到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参加比赛。我很惊讶那些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都没有参加比赛。在德国 许多年轻人都将他们的作品送到德国青年艺术奖参加评比,中国也应该这样做。评审工作一般持续两三天。值得一提的 是,在我们欣赏作品的时候,我们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总是试图寻找我们评审艺术作品的一些新角度。
侯瀚如:事实上,当衡量艺术的标准问题应用到艺术作品当中时,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国际标准。在关于标准和价值问题的讨论中,任何事物都是介于世界性和地区性之间的。艺术家们从来都没有期望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或者其他什么奖项 成为“最杰出艺术家奖”。人们不应该指望此类奖项和任何具体情况有什么联系。诸如谁是买主,谁是评委等此类问题 是毫无意义的。它是一个理论上的结果。同时,它的存在表明在一个特定时期艺术界的发展状况。
评委会成员的选择是恰当而明确的。哈拉德.泽曼有长期的国际的经验,栗宪庭和艾未未都住在中国,并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了解很深。然后,你们还有像我这样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所以,它是一个不同观点的集合体。但总体上来说, 我认为结果还是很公正的。
郑国谷《阳江青年生活与梦幻》 94 x 58 cm 1995-1998行为表演与照片记录 Edition of 16
泽曼:然而,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的最初发起原因是因为一个瑞士大师来中国时被这里的艺术所倾倒并对此热情不减。 由于关于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的信息越来越多,作为地区艺术,古老的和已经确立下来的观念在我们看到的艺术作品中进行着变换。关于艺术最令人心动的就是它是两个民族的一次接触。所以消息一传开,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 展起来。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有着同样的宗旨。
王功新:我想回到艺术标准的问题上来。对于我来说,它是一个复杂但很有趣的事情。在中国,其实并没有什么为当代 艺术创立的国家奖项,所以像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这样的奖项就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但我想大家之所以迟疑是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受他文化背景和经验的影响。我的经验是在怎样看待艺术或者说怎样定义艺术上,西方人和中国人有不同之处。所以,人们对是否参加此类比赛犹豫不决。因为它不是中式框架---它不是按照像我这样搞艺术的人 所熟悉的标准进行运作的。人们的反映多种多样。或许,这才是个人感受。
泽曼:个人对艺术的直觉也同样有效。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每个人都有权利坚持自己的艺术立场。自从去年的那届颁奖仪式之后,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的评委组成已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该 奖项已开始重视你提出的问题。去年,艺术成就奖的评委包括两位中国评委和两位欧洲评委。今年的评委团包括三位 中国评委,其中两位来自中国大陆,一位是中国的国际评委,还有两位是欧洲评委。
蒋志作品 《木木》
王功新:要了解中国当今的艺术状况,我觉得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艺术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当然不仅仅是探求那种基于西方艺术的标准和原则。在众多的探索者中,中国当代艺术 成就奖协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标准。
泽曼:你所说的情况并不新鲜,这种状况存在时间已经很长了。每个艺术家,在他还未得到别人认可之前,都经历过个人创作的艰辛,因为艺术潮流往往总在别的地方。所有的艺术期刊和杂志都有自己的批评家,正是他们促成了什么艺术形式好,什么艺术形式不好的观念的形成。然而,评委不是批评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只是艺术的爱好者。我们并没有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贬的一文不值,我们仅仅是选出了自己喜爱的作品。
候翰如:中国过去一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家,因此当人们提及中国艺术时,有时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的观念:中国的艺术形式与西方的艺术形式完全不同。每天我们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或从电视机上看到的艺术节目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中国艺术与众不同。艺术家对艺术的直觉都是相似的。实际上,对于中国那些潜心搞艺术的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要比巴黎的艺术家幸运的多,因为有众多的国际评委和国际媒体来中国寻找并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这样说来中国某些艺术家比西方的艺术家有更多成名的机会。事实也正是如此。例如有一个人搞艺术才三年就突然从某个角落里跳出来成为全球双年会上名声大噪的人物,而一个在瑞士或法国多年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却从来得不到这样的机遇。
这个问题不仅仅关系到谁应该为此不公平现象负责,如何定义艺术标准,更多的是关于间接的艺术背景。去年的当代艺术成就奖颁给了谢南星、杨冕和周铁海。前两位是画家,他们在艺术界比周铁海的影响力要大得多。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周铁海的作品更有意思,也更具有超验主义的风格。为什么人们会对艺术作品有如此不同的看法从而使艺术作品具有如此不同的影响力呢?答案常常需要考虑到整个艺术界——艺术界的整体结构如何,它期待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特定时期艺术界又提倡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艺术家接受的教育如何,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如何,等等。所有这些都意 味着我们不可能清楚明确地指出一部艺术作品必须满足的艺术标准。
萧昱《Ran ” Instalation》 十六龄装置
林天苗:我是今年才听说有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这一奖项的,我十分清楚这一奖项对于中国艺术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可是一旦某一奖项能使获奖者名利双收,人们总是期望能尽早知道获奖结果。由于这一奖项在中国艺术家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评委组成也成为评奖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功新: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消除中国艺术家想要一夜成名就得到公众认可的想法。我们现在与纽约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纽约人们对艺术家的关注在于他是个艺术家而并非他的名气。因此中国艺术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当代艺术成就奖这样大的奖项最终会导致一种固定模式的出现。
泽曼:每一个艺术家都只是孤立的创作者,而一个艺术评奖机构的发展则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它必须得有一个起点。 就拿我们大家熟悉的威尼斯双年展为例,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它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方面,它拥有古老的建筑形式---国家艺术展览馆,这一建筑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权力结构;另一方面,在那里举行的国际艺术作品展览也成为国内作品展的补充。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虽然只是艺术奖项,却极富竞争意味。今年的颁奖仪式上获奖者不只一名而是达十名之多,这十名获胜者艺术风格各异,他们的获奖使今年的颁奖仪式比去年的颁奖仪式更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现状,因此艺术评奖机构的发展必须得有一个起点,或许最初它的评奖活动规模小,仅限于小 范围内,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它也开始逐步与国外的艺术家进行交流,但是我们得记住这种艺术评奖机构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帮助本国艺术家发展艺术事业。
谢南星 385 x 220 cm 《无题之一 》布面油画 1998
卢浩:乌利·希客在传播中国的艺术信息方面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走遍中国大地,通过其所闻所见对中国各地的艺术发展状况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了解。尽管他只是一个收藏家,他对艺术的热爱已使他成为了一个艺术评论家。他所做的工作正是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应该做但没人做的。因为中国的艺术批评家对乌利·希客所做的工作并不太感兴趣,他们也不愿花费精力去了解本国的艺术状况。
侯瀚如: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卢浩说中国的艺术批评家和评论家在了解本国的艺术状况方面没能真正做到像乌利·希客那样,我觉得他的说法没错。有意思的是八十年代时期先锋派运动第一次在北京出现时,虽然北京的艺术批评家缺乏现代的通讯手段甚至连打个长途电话都很困难,可是那个时候,几乎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艺术评论家们都一清二楚。 原因在于那时的人们心中对艺术有一种别样的激情和热爱。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昨天武汉发生了什么大事,北京次日发生了什么大事,因为人们互相写信并转告信息,与现在相比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我认为当今的艺术评论家的任务与过去相比大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所应关注的艺术范围更广,而且同样也得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很多人认为要对各地的艺术状况都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时间不够,我觉得问题在与做这项工作的人实在太少了。我们的要求是同时完成所有任务,这一要求不论对批评家还是评委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停地奔波以求尽可能地发现各种艺术形式,但我们没有时间消化。我们还需要另一方面的工作,需要另外一些人来做深入的调查研究。
杨少斌 230× 180 cm《作品三号》布面油画 2000
王功新:我关心的问题是由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这一奖项本身产生的一种错误观念--即:如果一个艺术家获得了该奖项,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人模仿的榜样,中国艺术会因此而走上歧路。您认为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侯瀚如:这种情况各国都有。我们都听说过年轻学生喜欢模仿比尔·维奥拉和马修·巴尼的作品。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艺术家本人身上。参加大型的艺术盛典还是参加小型的艺术展览完全取决于艺术家自己。有时小型艺术展览可能会比威尼斯双年展更有意思,艺术家在这一点上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超越这一固定思维模式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模式来评判。评判的标准应该是双重的,但我们必须要尽力避免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泽曼:不同之处在于人们的观念。我认为评委这一相对年轻的职业的目的不在于搜集艺术品,也不在于累积财富,而在于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空余时间更多,随时可以举办艺术展览。当然举办展览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充当的只是一个媒介的作用。我们知道一旦我们展出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他的作品价格便会越涨越高,但那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想要的只是艺术探险。
注:本文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独家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