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癖 艺术界达人的几本新书

作者:史伟 2014年3月13日 专题话题
艺术圈中的每个角色各司其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艺术圈的写作达人,他们是擅长文字游戏的当代艺术策展人,是艺术机构的资深操盘手,也许是极富创意的艺术家。
N0.1
书名:《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
作者:朱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文字癖  艺术界达人的几本新书
于去年11月出版的《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是诗人、策展人朱朱撰写的一本跨度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Hi艺术=Hi 朱朱=朱

Hi:之前您写过诗集、艺术随笔、也写过一本艺术批评集,《灰色狂欢节》这本书的写作缘由是什么呢?
朱:2010年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展览当中,十年的文本部分由我负责,当时写了30万字的文本,后来隔了很长时间觉得有些缺憾。正好这个时候CCAA设立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奖2011评论奖”,我申报了提案,一直想完善这十年的艺术,在客观上推动这本书的写作。从筹备到成书花了两年时间。

Hi:写作过程中,选择哪些艺术家是不是件很头疼的事情,你有过选择困难的时候吗?
朱:之前写过的一本《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基础性支持,然后在进行个人相对客观的判断。当然所有艺术史都是主观的,每个作者都会提供一个选择和叙述,最大程度上的保持独立性、不受利益和圈子化的干扰就好。

Hi:这本书为什么取名为《灰色的狂欢节》?
朱:狂欢是双重的。首先,市场资本的介入,整个当代艺术的环境是狂欢的氛围;另外,在创作形态呈现出话语狂欢的特征,新时期的当代艺术进入商业时代,不同于前几年的当代艺术面貌,形而上、政治化的诉求逐渐被消解和转换。灰色也是双重的,是一种在失去整体人文追求之后呈现的精神状态;另外,它创造了一个公共对话空间、中间地带,是一种积极平台。当代艺术在这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一面,让我们相对自由地讨论了制度、全球资本化、自身的生存处境等问题。

Hi:读者对这本书的反馈如何?
朱:反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读者被这本书的立场和语言所打动。近距离、相对客观的判断很难,他们认为这本书不是陷入艺术内部的表达和判断,而是知识分子或者人文立场的更客观地观看;除了立场之外,书中的语言也是打动读者的另外一方面,我本身是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必要条件,这本评论性书籍的语言本身是有思考和思想性的。另一种主要是来自同行的声音,以固定的、学院式的写作框架来看这本书,认为不符合常规艺术史的认知。我认为艺术史的写作和艺术家的创作是一样的,不能拘泥于固有模式,也不能做西方艺术哲学、批评体系的奴隶,思考和角度要有创新。每位作者的写作都像一块基石,积极地参与进去,这样艺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有意义。
N0.2
书名:《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
作者:陈东升
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图片来源:泰康空间
图片来源:泰康空间
2013年是泰康空间成立10周年,也是中国嘉德拍卖创办20周年,2014年1月,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了《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本书通过中国内地第一家拍卖公司创办人、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的口述、由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执笔,以陈东升的回忆为主线,回顾了中国拍卖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至今的二十年历程。分享了作者身为一位企业家,对文物、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市场的个人见解,表达了陈董二十多年来对艺术的深厚情结。本书用50个小章节的精彩故事讲述了陈董个人创业时的艰辛与历炼,首次分享了很多嘉德创办早期的幕后故事,包括如何申请到营业执照、第一次如何征集拍品,如何与国家文物局探索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制度及文物复出境制度等创业故事。书中也穿插了陈董与台湾著名收藏家社团“清玩雅集”创始会长蔡一鸣先生、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中国第一家专业影像拍卖行“华辰拍卖”创办人甘学军先生等多位两岸三地著名的艺术收藏家、拍卖行业资深顾问的交流与回忆,并辅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性照片、文物、艺术品图片,很多老照片也是首度公开,可谓是一部中国当代拍卖业的简史缩影。

N0.3
书名:泰康空间十周年系列丛书:Ⅰ《从泰康空间谈起》、Ⅱ《从复兴门到草场地:2003-2013》、Ⅲ《中国非营利艺术机构》   
作者:泰康空间
出版社:三川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12月
图片来源:泰康空间
图片来源:泰康空间
2013年是泰康空间成立十周年,为此泰康空间特意策划出版了一套系列丛书以纪念,包括《从泰康空间谈起》、《从复兴门到草场地:2003-2013》、《中国非营利艺术机构》三本。 

《从泰康空间谈起》通过采访十年来见证泰康空间发展、成长的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画廊主、批评家、美术馆馆长、拍卖行负责人、布展工人与老员工,通过他(她)们从艺术界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泰康空间的工作,并勾连出对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整体生态图景方方面面的问题与评价。《从复兴门到草场地:2003-2013》就像一本家庭相册,以倒叙的方式、用图像真实记录了空间十年以来的成长历史。《中国非营利艺术机构》是一本访谈集,是泰康空间策展团队在2013年泰康空间十周年之际集中与国内的大中小型民营美术馆、非营利艺术机构负责人展开对话的精选,深入了解他们的学术理念、商业背景、运营规模、团队建设的各方面情况。本书以个案的形式看中国非营利当代艺术机构的成长历程、群体面貌、共有问题、经验交流等。 

N0.4
书名:《展览》
作者:泰康空间
出版社:三川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12月
《展览》本是泰康空间2012年举办的由30多个艺术家参加的没有作品的展览的名称。提到艺术家,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艺术品的生产者,而艺术品生产出来之后最重要的发表途径莫过于展览,大家日常去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看的也是展览,如果没有了展览,似乎踏入这些地方就缺少一个正当的理由。在观看展览时关注的似乎自然是艺术品,而很少有人关心“展览”本身。展览到底是什么?展览的意义是什么?艺术家是如何看待展览的?策展人是如何看待展览的?这本书从2011年底泰康空间策划的“展览”项目出发,通过这一展览来讨论艺术生产,邀请了33位艺术家、策展人共同撰写文章讨论“展览”,在这本书里能了解到艺术家与策展人对待展览本身的思考,文章的形式更是丰富多样,有小说,有展览方案,有包含思辨的随笔等等。通常人们只能通过视觉化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而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呈现艺术家的文字写作,通过阅读拓宽对艺术家的认知广度。

Hi艺术=Hi  唐昕=唐 (泰康人寿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艺术总监)

Hi:你要管理空间,又要写书,是如何协调这些事情、分配时间的?
唐:“泰康空间十周年”系列丛书不是我写的,是泰康空间的团队集体创作的结果。我们在2011年就决定做“泰康出版”,让我们的研究和展览讨论的话题、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也决定从那时起不再做简单的展览画册了,画册无法涉及更多、更深入的内容。《中国非营利艺术机构》出版的意义与泰康空间十周年展览其实都是在谈国内非营利艺术机构的话题。我们的学术研究与展览是并行、紧密相连的,这也是空间做出版的初衷。
Hi:你认为艺术圈需要什么样的新书?
唐:(笑)五年后还能有人看的书。
N0.5
书名:《近看西方现当代艺术》
作者:黄燎原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14年3、4月
他是画廊圈音乐搞得最好的,当然据说在烟标收藏领域几乎无人出其右,他就是黄燎原。不会写书的画廊老板不是个好的音乐人,好吧,老黄的新书将于本月底或下月初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是“燎原说画”系列的第一本,名为《近看西方现当代艺术》。
图片由黄燎原提供
图片由黄燎原提供
Hi艺术=Hi 黄燎原=黄(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

Hi: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呢?
黄:其实没想写书的,最初是在微博上发的一些内容,后来被大家不断转发和点赞,还有编辑找到我说给您出书吧,做个系列。本来去年春节在写我的第二本小说的,写到6万8千字删到4万字,后来没心情写了,就改写这本书了,写了一年时间。

Hi:从书的名字看,是一本美术史的书,是常规的美术史写作吗?
黄:是以我个人收藏、观看西方博物馆、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会为线索来写的。比如开篇是从冈察洛娃开始的俄罗斯现代艺术,巴尔蒂斯写有一章因为有收藏他的作品,有表现主义、达达与超现实主义、波普等章节。我这本书不是常规的美术史写作,是另一锅汤,感同身受的东西,掺杂进了我的工作,摇滚乐、诗歌、里面充斥着各种八卦、市场消息,还有电影和电视剧、音乐,还有一些天气描写,什么都有,是一本感性的书。

Hi:写书与搞音乐、做画廊相比,有什么独特的乐趣吗,写作会感到痛苦吗?
黄:一点不痛苦,特别愉快。也没有什么查资料的痛苦,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收藏和知识储备,写的很舒服。我在艺术上的关注点和大家可能不一样,把它们跟大家分享出来才发现这些大多是大家不知道又很感兴趣的,挺好玩的。已经开始第二本的写作了,从蝮蛇集团开始写,也叫眼镜蛇集团,是荷兰、比利时、丹麦的一批艺术家在40年代成立的一个团体,影响了后来的语境主义,一直影响到以后的艺术流派,他们当中有5、6个人的作品我有收藏。好多是美术史、艺术圈的人都不知道,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我找出来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又很重要的艺术家,也许会补充现有美术史的“不生动”,也可能有人会说不严谨,我本来就没冲着严谨去。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