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今格空间开幕首展〡虚空:禅意之维

日期:
2015年4月25日 - 2015年5月2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4月25日 16:00
空间:
今格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院798艺术区65幢)

展览简介

开幕:2015年4月25日下午4点

展期:2015年4月25日-5月27日

上午10点-下午6点(周一休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40号

(工人体育馆西门)

联系:info@ginkgospace.cn

+86(10) 85794800

网页:www.ginkgospace.cn

赞助支持:中国微软中心、荷兰帝国学院、《帕科特》杂志

今格空间力求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化身份,深度审视中国艺术家的多元创作,积极参与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与收藏家分享建基于文化传统的当代艺术收藏体验。经过两年的精心策划与筹备,今格空间将于2015年4月25日迎来开幕首展:“虚空:禅意之维”。

今格空间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李振华先生担任学术主持,刘畑、马克•格洛依德(Marc Glöde)担任策展人。三人将通过新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将艺术的创造归于那些没有具体物件或图像学的工作,艺术家来自九个国家,研究涉及到更广泛的艺术运动中,那些被忽视的新倾向,此展览将为观众呈现国际艺术和中国当代之联系,并提供一次趣味和经验的更新。

“形式就是内容,从Anish Kapoor到Olafur Elliasson,都在找寻具体的形式美感、奇异感所带来的具体的体验和感受,这接续着达达、大地艺术、观念艺术,乃至某种具体视觉和体验,是人类文明的自造物,是自然奇观的对应。形式的虚空是内容本身,是东方的禅思,以及百年来兴起的对内在世界平静的体悟,从John Cage的4’33”开 始,体验空无的感受,成为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回归自然之目的。虚空同样对应着当代文化的纷扰之下,内在的一种平和与平静,只有少数的艺术家,以及少数的作品指向了这一方向。对极多或是极少的思考和实践,也确实在市场和艺术家的自我修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次展览展出25位艺术家及组合的创造物和观念,回应艺术在今天所对应的城市生活、物质世界之终将消解。展览从颜色到运动,从影像到文字,从物理性到事物状态的位移,从观众触发到时间和图像交织的时间,从手稿到具体的提示和征兆,呈现来自当代艺术家的诸多实践。展览所期待的当代艺术,试图超越物件对人类文明的铭刻,超越关系美学之事件和联系,并将理性思维的抽象转化为人与人的经验和情感之传递。

参展艺术家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法国、瑞士、巴基斯坦、中国(排名不分先后):

菲奥纳·巴纳(Fiona Banner)、大卫·布莱梅(David Blamey)、卡特琳·比约克(Catherine Biocca)、陈若冰(Chen Ruobing)、陈霄(Chen Xiao)、彼得·丹斯布鲁(Peter Downsbrough)、FM3、克利斯朵夫·吉拉德&马提亚斯·穆勒(Christoph Girardet & Matthias Müller)、何翔宇(He Xiangyu)、池田亮司(Ryoji Ikeda)、雎安奇(Ju Anqi)、龙星如&周姜彬(Iris Long &Cedar Zhou)、李昶(Lisa Chang Lee)、廖斐(Liao Fei)、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卡琳·桑德(Karin Sander)、罗曼·西格纳(Roman Signer)、竖(Shu)、谭天(Tan Tian)、伊山·尤哈克(Ehsan Ul Haq)、王郁洋(Wang Yuyang)、王振飞&王鹿鸣(Wang Zhenfei& Wang Luming)、徐文恺(aaajiao)、颜磊(Yan Lei)、杨俊岭(Yang Junling)

策展团队介绍:

学术主持:李振华

1996年开始从事艺术工作,涉及展览策划、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领域,现担任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2010年至今),瑞士Prix Pictet摄影节推荐人(2010年至今),2014年将担任英国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国际展览《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的顾问。

曾主持编撰的艺术家个人出版物有:《颜磊:我喜欢做的》(2012 年卡塞尔文献展出版物)、《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2010年)、《冯梦波:西游记》(2010 年)、《杨福东:离信之雾》(2009 年)等。出版有个人艺术评论文集《文本》(2013)。

策展人:刘畑

刘畑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及写作。2006年起,作为策展人策划了众多学术性展览。同时,以艺术家身份参加了大量国内外展览。

2009年,发起当代青年艺术-问题调查项目,至今已完成一系列展览、工作坊、调研报告和出版。2010年,创建独立研究-创作机构「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开展广义的研究、创作和策展工作,也是进行跨学科发动的开放平台。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在读博士,当前的研究聚焦于「媒体-现实」方向。

策展人:马克•格洛依德(Marc Glöde)

马克•格洛依德为电影历史学家与评论家,曾策展多个有关电影艺术的影片系列。 Glöde曾在德国自由大学、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现时为苏黎世科技大学的讲师之一。出版过多本著作,从2008年起为巴塞尔艺术展策展电影系列。

今格空间 〡 GINKGO SPACE

今格空间隶属于今格艺术中心,是2014年新晋成立的当代艺术空间,展览面积超过1300平米。位于北京工人体育馆西门,坐拥最繁华的三里屯-工体商圈。

今格空间通过展览、出版、驻留、藏家沙龙、非营利项目等多种方式,建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开放平台,力求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化身份,深度审视中国艺术家的多元创作,积极参与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与收藏家分享建基于文化传统的当代艺术收藏体验。

A: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40号(工人体育馆西门)

E:info@ginkgospace.cn

T :+86(10) 85794800

www.ginkgospace.cn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