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远新展“凿像”开幕 邀请公众参与探索自我形象的永恒表达
2025年6月29日,“凿像——为永恒的你”在798艺术区春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王春辰策划,是艺术家徐长远的一项长期公共参与项目。

开幕亮点:公众参与,共同塑造“永恒”形象
开幕现场,展厅内一座由徐长远根据策展人王春辰形象精心凿刻而成的木雕格外引人注目。雕像中的王春辰戴着眼镜,身着长袍,手持书本,神情专注,栩栩如生,稳稳地立在展厅正门口的工作台上,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也点明了展览的核心——为“你”塑像。

展览现场策展人王春辰(左)与艺术家徐长远

艺术家徐长远根据策展人王春辰形象精心凿刻而成的木雕
开幕仪式上,徐长远亲自使用铁锹、电锯等工具,将一座5米高的、以策展人王春辰形象3D打印而成的雕像外部覆盖的多层泡沫板层层揭开,这一行为本身也呼应了展览探讨“形象”与“永恒”的主题。

策展人王春辰形象3D打印而成的雕像

观众与策展人王春辰在雕像前合影
众多前来出席开幕式的嘉宾纷纷在雕像前驻足,与策展人、艺术家合影,成为开幕活动的一大亮点。
创新展览形式,打破艺术与生活边界
本次展览突破传统雕塑展的模式,徐长远将个人工作室整体迁移至展厅,使整个展馆化身为创作现场。这种独特的展览形式,旨在打破艺术创作的封闭性,邀请公众深度参与,探索自我形象的永恒表达。


展厅现场
策展人王春辰强调,艺术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他指出,艺术来源于生活,甚至可以说艺术低于生活,因为只有贴近生活,才能真正理解艺术的本质。此次展览通过展示艺术家的日常工作,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艺术在生活中的变化,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创作理念:以木雕探索时间和生命的意义
徐长远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长期专注于木雕创作。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蕴含着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徐长远认为,艺术创作的价值会随着放置的空间和环境不同而变化,因此他尝试将自己的木雕实践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他将工作室平移到展厅,不仅展示已完成的作品,还将创作过程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见证艺术作品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他的“凿像”项目,通过为参与者雕刻木制头像,将人们熟悉的二维照片形象转化为可触摸、可长久保存的三维立体雕像,打破了历史上只有特殊人物才能拥有雕像的传统观念,传递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而神圣形象”的理念。




现场展示作品
展览意义:解构“神圣性”,重塑个体形象认同
策展人王春辰表示,展览通过“凿像”这一古老行为,引导人们思考自我形象与身份认同的问题。徐长远以艺术的方式,尝试解构“神圣性”的来源,认为它正蕴含于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表现与永恒追求之中。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一次深刻探讨,更是对个体价值和自我认同的一次重新审视。通过邀请公众亲身参与,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从观众到艺术共创者的转变契机,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塑造属于自己的“永恒”形象。



《凿像》局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