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艺术家: 白夜、程乾宁
望远镜此次将推出两位来自西安的艺术家——白夜和程乾宁。这将是他们在北京的首次个展。
“…他居于不可抵达之光,无人曾见亦无人可见”取自圣经中的一节,指的是一个超越了人类进入能力的地方或一种超越了人类察觉范围的生存状态,但它却又的确存在着,召唤着。
在白夜和程乾宁的作品中,“光”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白夜用内在的光去照亮隐匿在黑暗中并希冀找到通向白昼之路的事物,程乾宁则用外在的光从不可见的有利视角去调查下面的城市与居民的生活与遗存。前者私密,后者客观,但二者都揭示了人的脆弱状态。
白夜
白夜的照片是他用手机摄像头和一只手电筒在一些被遗弃的、只有无名之辈居住其中的建筑里拍摄的。这些风景陌生但令人难忘,它们怀有超越与飞翔的希望,却仍深陷于黑暗压抑的现实之中。他的照片焦点是一束燃烧的白色瞳孔般的光芒,它照亮一切,而不似人眼或晦暗的星那样,靠消耗光明来看见。白夜的图像是神秘的,但又偶尔透露些许线索,供人把玩其中的含义:一个烟头、一块石头、一张带刺的铁丝网、月亮、云朵……这些碎片的痕迹又是易逝的。看来被月光点亮的夜空其实真的只是晦暗不明的具体的墙。表面上监牢的出口实则只是幻象。但在这里,即便幻象也是受欢迎的,它点燃了获得自由以及更美好的未来的希望。
《不可抵达之光》还将展出白夜的视频作品。这些作品是他对于身边怪异世界的观察,表现为抽象化的日常行为、地点与声音,既情绪化又具有挑动性,这些影像是取自真实生活的一些迷人的、极其微小的(类似)动画的片段。
程乾宁
《孤独的星》是一件优美而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物体,它悬于一池黑色玻璃的上方,黑镜则被一堆火山石般的石块环绕。卫星两翼形同太阳能板,但实际上在播放俯瞰下的古遗址观测录像。在这些荒凉景色所描绘的世界里,一切关于人性的焦虑消隐于尘埃与寂静。我们不禁好奇,这信息是仅用几分钟时间还是耗时千年收集来的,它们是否先被发送至外太空遥远的一隅,而后又被送回地球以便分析。或许到卫星归来之时,已无人去接收它,或者生活同科技的变化是如此彻底,以至于解读它变成了难事。程的卫星从外部俯瞰、审视其下的世界,它无休止地从其下那个地球的生命或过往生命的残余中接收与转换视觉信息。如今的商业监控素材往往是平凡和不连贯的,但对于飘浮于太空中黑暗隐蔽之处的“孤独的星”来说,它提供了无尽的可能,去发掘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神秘以及人之为人的线索。
望远镜
林杰明
望远镜
望远镜{艺术工作室}是一个位于北京草场地村的非营利项目空间,推广并支持新兴艺术家与中国艺术社群,提供展览、策展、论述与讲座等各种艺术的可能性在此发生。创立者林杰明(James Elaine)是资深的美籍策展人兼艺术家,致力推动望远镜成为一座沟通国内外的文化桥梁,并提供中国新兴艺术家与国外交流与对话的良好平台。
望远镜由洛杉矶Metabolic Studio以及纽约Beam Contemporary Art大力支持与赞助
邓泰基金
望远镜在2012年9月的开幕展览中,第一次展出了才华横溢的年轻在京艺术家邓泰的作品。2012年7月,24岁的泰泰英年早逝,这场悲剧留给我们的是他从生活与想象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尖锐深刻而引人深思的照片。为了纪念他,望远镜成立了一项慈善基金,用以支持中国新兴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的全部募捐与销售所得都将用于资助有需要的艺术家以及维持望远镜的持续运营。透过邓泰的生命与作品,望远镜相信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展览、指导与教育的机会获得鼓励。这是我们的使命。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