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夏可君
知北游——王牧羽研究展
文/夏可君 博士
本次王牧羽个展,是对一个有着自己探索过程与独特风格语言的艺术家的个案研究。王牧羽的作品经过了四个阶段,也形成了四个基本系列:第一个阶段是读研究生期间在北京城南住的时候画的《边缘》系列,形成了自己游走的边缘视角,有着一定速度与高度,触及了生命的无根漂移与游离状态;第二个则是《突围系列》,面对2012年7月21号一场大雨的突发事件,水墨第一次面对灾变而描绘了人类无援而独特的浮游状态;第三个阶段则是鲜明的《云图》系列,对各种云的系统研究与诗意描绘,形成了王牧羽的云理论,那高处与虚处游离的云,抬高我们的目光也让我们着迷;最后则是这一两年的《天空之城》系列,水墨被带往一个更为具有社会学爆裂与高速冲击感的情景,让我们撞击到了一个终点迷失的未来。
水墨语言只有面对了当代生存个体的无根游走状态,面对了自然与社会的突发灾变事件,才可能具有现代性的品格,从城市的边缘到天空的云意,王牧羽画出了新的“知北游”,不断打开虚托邦的地带。
王牧羽的作品也尤为集中在他对云的思考上,那是一个人在病床上几个月静止不动时,第一次领悟到窗外云彩的丰富多变,一静一动之间,生命存在显露了自身存在的真相。云,成为王牧羽游动的化身,成为他爱慕与倾吐的对象,以至于他写出了《给云的情书》的美文。
集中于对云的研究,本次展览将呈现出四重的云态研究:一个是对云的“科学研究”,为此艺术家还专门对百科全书上的云做出了系列研究,描绘了多种云图,因此而成为了一个云专家,以至于他可以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上的云之形态给出准确判断,是客观描绘还是主观随意描绘,此科学的观察给水墨带入了一种面对物象的格物致知态度;其次是对云的“人格研究”,即形成了他的“云格”象征,以竹林七贤为楷模,他以不同的云态来想象七贤的人格模态,赋予云以高逸的精神形象,这是对文人传统的抽象重构;其三则是云的“灾变研究”,无论是地震云的描绘,还是雨水的灾难,云有着自然威严的显临,但这已经被人类遗忘了,只有在灾变面前人类才有所觉醒;其四则是云的“社会研究”,云不仅仅在幻美的高处也在恶劣的低处,即在现代工业化的社会处境之中,尤其体现出当代社会激烈冲突与环境污染的症候,艺术在对伤害的预感中,给我们以警醒。
本次展览,也是试图做出一个学术研究的范例,让艺术家的手稿,思路,内心的状态,探索的面向,还有学术的对话,跨文化的游走,都有明确地呈现。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