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包茜
艺术家: 毕可燕、陈蔚、郭典、郭熙、黄明进、吉磊、季天斌、李胤、廖曼、刘宇、罗兵、马秋莎、沈晔、舒昊、屠宏涛、王海川、肖克刚、徐泽、郑德龙、久保辉秋 Teruaki Kubo、绢谷香菜子Kanako Kinutani�
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时代与地域之间那些彼此相似的艺术作品时,比起对这种相似性的感叹,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文化为何对自己提出了同样的命题?参与进同样的追寻?今天的艺术形式正在丰富的状态中互融,割裂性的思维已不能回答太多的问题,我们急需一个对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差异性的深刻理解与认知,对不同时代之间的隔阂的尊重与关照。
“云根过影”立足于此,既是该命题的载体也是命题本身。中国古人认为石是有生命的,因宇宙之气深入石中而使其活现,人们称呼岩石为“云之根本”。《芥子园画谱》中云:“石乃天地之骨,而气寓焉,故谓之云根。”“云根”中的“云”已不是一个飘渺的修饰,云与石有种本质性的互联,它们同为凝结体,只是密度不同。因此,作为“云根”的岩石反映出一种静态的动,亦即迥异事物之间的同构;“过影”亦即影子的掠过,是动态的静,是差异体间的传递与互渗。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不考虑简单的符号化的勾连、嫁接,不考虑对改变个别元素的痴迷,“云根过影”在意的是结构的生发与内在的真实传达,这一主题提出并试图阐释类似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之间有着哪些真正意义上的绵延?物与物之间、物与灵之间有着多少矛盾与张力?人人身上如岩石般坚硬的坚持和如云影般飘渺的游思怎样相互生发?新的艺术形式间的融合与互渗究竟有着怎样的本质性的诉求?……最后,我们会深入地感到语词的差异和句法的统一这二者间的微妙关联。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