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觅它艺术小组:何俊艺个展

日期:
2015年6月13日 - 2015年6月2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6月13日 20:00
空间:
中画廊北京空间

展览简介

今年5月夏季伊始,觅它艺术小组用色彩来表达展览的主题,“Green”代表生命,活力,希望,包容。在第一个展览之后,随即迎来觅它艺术小组的第二个小个展——何俊艺个展。展览于2015年6月13日晚上20:00在中画廊Zhong Gallery﹒北京开幕。

何俊艺的绘画语言,多来自于他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经验。正因如此,艺术家不但拒绝许时下多约定成俗的表现套路,亦十分强调个人缜密的理性创作逻辑。

在此次展览中,主要呈现的《什么》系列作品,可以说已经较为全面的诠释了何俊艺的个人特色,艺术家通过设问绘画是“什么?”、又自答为“nothing”(取自艺术家作品的中、英文名称),企图将绘画本身架空,并将其带离到一种“非意义”状态,使观众尽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上来。

《什么》系列是关于“时间”的一种书写。不同于许多艺术家所惯用的、那种通过一些“重复劳动”来获得某种时间概念的禅意。何俊艺所使用的,则是更为纯粹直观的呈现时间过后的印记——用一种“再绘画”的创作方式,将以往绘画作品中,选则一些感性的局部重新放大,并用理性的写实解构出来。通过提取过去式,脱胎出未来式;每一刻都带着过去,却又是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可以说,何俊艺一直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画面中,通过有意识的构建,循序渐进着自己和作品的未来,更与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感悟高度契合。而看似不甚复杂的“临摹”方法,却在不经意间抓住了时间在“不可逆”又“不停歇”之间的恒定属性,将自己的绘画,演绎出了始终处于动势的面貌,十分了不起。

具体到画面上来看,在《什么》系列中,充满了许多肆意的涂抹,艺术家说,这来自于他对儿时没有目的“绘画”形式的怀念,他始终认为,这种没有意识的行为,可能是绘画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人们可能并不知道,一个儿童所画的是什么,但这种来自本能的涂鸦反应,可能就是绘画的根。换言之,“什么”,这种未知的状态,就是绘画。

——王宗亮

此次觅它艺术小组的第二个小个展——何俊艺个展将展览至6月28日,欢迎莅临!

展览主题:觅它艺术小组:何俊艺个展

艺术家:何俊艺

主办:北京中画廊Zhong Gallery

展览地点:中画廊Zhong Gallery•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嘉里商业中心一层118号,100020

展览时间:2015.6.13-2015.6.28

诒询:+86 10-8529 6090/6091 beijing@zhonggallery.com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