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空间将于2021年2月4日荣幸呈现李邦耀个展“迷魂药”。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自2007年至2020年的精彩作品,包括李邦耀《室内》系列的最新作品,以及《私人手册》、《进化论》、《物种起源》等系列重要作品。同名系列作品《迷魂药》也将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波普艺术家之一,李邦耀关注于物品结构系统的符号化特质。通过对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特定符号的提炼,以具有平面感和清晰轮廓线的视觉语言,来解构和编码作为符号的“物”所象征的个人审美、集体记忆、和社会议题。他借由波普艺术回应了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关于消费社会物品符码转换的研究。
《物种起源》和《进化论》是李邦耀2005年后对物品符号研究时期的代表系列绘画。《物种起源》系列选取了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典型日常消费形象的自行车、缝纫机、煤油灯、纪念章等物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广告手法和明艳的单色背景,商品之“物”作为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真实的秩序变成了景观符号的再现和表象。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购物券,和房地产业开发小区并置的《进化论》系列中,我们则看到在现代化进程中大众消费形态的的升级,这既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消费社会生产出的视觉影像所麇聚成的巨大景观。
自2009年起,李邦耀从对物品符号的研究转向对物品与家庭关系的研究。为此,李邦耀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走访了不少家庭。“家庭的物品状态无论如何还是令我感到吃惊,作为功能性的某一产品当它在一个家庭单元拥有一定的量时,其使用价值已经淡出,逐渐转化为一种能量——个人的精神能量开始显现,物品开始承载着主人的梦想、记忆、嗜好、价值等,而具有生命表征,物品于是有了温度”(李邦耀:《关于室内研究》,2019)。
一如李邦耀的自述,《室内》系列绘画以场景式构图,在耐人寻味的空间中,勾勒出家庭生活纷繁的物品符号,从而管窥家庭政治经济学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迷魂药》系列正是截取了室内场景中最为具备消费符号角落进行刻画,诸如梳妆台、时尚杂志、化妆包等物品被一一置于画面之中。与以往平面绘画不同,在《私人手册》系列装置中,艺术家使用铝板数码刻线作为媒介手段,辅以同一化的色调,呈现出三维立体感,从而进一步消解了物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物的审美性和文化意义得以显现。
在物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变为象征价值、符号价值的今时,我们如何摆脱消费主义的幽灵,如何抵抗布尔乔亚迷魂药的诱惑?李邦耀通过对“物”的符号研究,产生了一种对话机制,生成中间介质,“物”回到了日常状态,使得“隐性话语”得以回归,所指向非常之“物”。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