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飞蛾:叶楠近作

日期:
2012年11月17日 - 2012年12月2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2年11月17日
空间:
前波画廊(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D座)

展览简介

策展人: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第一号D座

艺术家: 叶楠

北京前波画廊荣幸地宣布将于11月17日起举办叶楠近作展《飞蛾》。本次展览是叶楠继2010年在前波画廊《赤磷》展览后的延伸。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叶楠对赤磷这一特殊创作媒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运用。他大胆而极具创意性的思维和实践在作品中丝毫没有停顿的迹象,反而更加活跃,而且将作品中的趣味性和观念性更加突显出来。

展览标题《飞蛾》源自叶楠对飞蛾扑火这一概念的思考。从科学理论上来说,飞蛾扑火源于自身的“天文导航”,飞蛾依靠其特有的复眼结构以月光来判定方向,然而当人类的光源介入,飞蛾会把人类的光源误以为是月光并投身而去。与遥远的月光不同,近距离的人类光源使得飞蛾仍然依凭本能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从而以一个螺旋的轨迹不断旋绕着光源飞行,如此往复的飞行直至精疲力竭而死;如遇到火光,则会造成扑火。飞蛾扑火的结局从科学角度来讲,是出于本能;另一方面,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讲具有浓厚的悲情主义的成分,尽管飞蛾是一种看似蠢笨的自取灭亡,然而它的升华延续了这个物种的向光习性,这也正是飞蛾生存的意义。

此次展览中,叶楠将其作品创作过程与飞蛾扑火的原理相结合,仿佛在提示他的作品或者这个展览将会与飞蛾的生存精神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他将红磷涂在画布表面,使画布变成一张巨大的火柴皮,一支或一把火柴充当神奇的“画笔”在画布上摩擦,在黑暗中产生光和能量,最终这些能量在画布上留下痕迹,同时也形成画面创作的形象。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制造一种人为光源,在吸引着无数的飞蛾附着于画面,造成了一种介乎真实与非真实的情境。值得一提的是,人为因素的介入并未使得飞蛾丧失其天性,这一切似乎与进化论有所联系。然而,对艺术家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灰飞烟灭的一瞬间,在追求璀璨和巅峰瞬间的时刻,有一种如飞蛾般的精神。

前波画廊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掘优秀的年青艺术家。叶楠1984年出生于杭州,他常以极具个性的作品引人入胜,更以独具匠心的观念征服观者。展览在推出他最新架上绘画的同时,也将展示他最新的录像作品——采用“错位”的表现手法,通过捕捉“烟花爆发”的过程来隐喻他在绘画过程中的慢动作,如此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趣味性,同时也强调了现场感。与此同时,他使用了烟花中部分相同的材料(磷与火),这不只是巧合,在将现实烟花爆发的最后瞬间移植到画布上的同时也向观者介绍了如飞蛾扑火般另一种瞬间的绚丽。欢迎届时莅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