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蜉蝣 Mayflies
陈颖个展 Chen Ying Solo Exhibition
Date:2015.07.15-2015.08.16
蜉蝣,自古以来被视为是外表美丽但生命极为短暂的昆虫,苏轼的《前赤壁赋》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感叹生命的短暂如蜉蝣般朝生暮死,又如沧海中的一粒米粟那么渺小。陈颖的最新个展以《蜉蝣》为题,彷佛也为易逝的美好光景而叹息。
陈颖的创作源头来自其成长环境急遽变迁的感受与经验,从他2009年的首次个展《我不是你的玩偶》到去年的《重口味》,画面中所呈现的强烈情绪随着扭曲的社会现况不断加剧,色彩的使用也亦趋深沉,显现出他隐藏在内心的反抗姿态逐渐扩张;直至今年,陈颖面临亲人患病的冲击,原先对社会环境的批判,转为对个体生命的省思,他惊觉生命无常,心思越发纠结,在笔法上似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巨细靡遗地勾勒物体的线条,使观者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画布直看,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令人欲罢不能。构图上则延续了以往的琐碎组成,试图以一种破碎的语言诠释心中的复杂感受,在情感涌现的同时,属于陈颖的独特美学也悄然展现。
陈颖以主观的角度安排他的叙事方式,堆砌出撼动视觉神经的十足力道,我们总能轻易地辨别出他的绘画风格,除了隐晦、神秘的氛围,在此次展览上又增添了一丝无奈、感叹的意味。《蜉蝣》不仅呼应了陈颖长期以来描绘的塑料玩偶之特性—细致美丽却不断地被时代快速淘汰,也将生命的残缺与孤寂感做出了贴切的批注。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