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布达的能量

日期:
2013年4月20日 - 2013年4月24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3年4月20日
空间:
今日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展览简介

策展人: 郭晓彦

艺术家: 王太平

无论作品究竟被喜欢或者被否定,无论作品产生多少的价值: 物质、视觉、慈善、精神,或者只是触及了一下你的眼球,动念开始拍摄这些作品,始于2012年一个酷热下午的北京,完成于2013年冬天四川甘孜零下10度的冰天雪地中。

本次展览的内容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喜马拉雅文化的一瞥,却是我对20年摄影工作的一次挑战。这并非是从技术层面出发对题材的运用和理解,而是在熟知了各种眩目的摄影技术后,想忘记这些妙诀,回到单纯的简洁明了。当然,我发现摆脱这些早已烙印在我身体上的技术需要控制自我,警惕着过去的惯性和曾经在人物摄影中所得到的经验,重新开始。幸运的是,我从朋友和家人那里得到的支持和认可却永远是在增加的,让我得以有勇气可以尝试这次蜕变。

《布达的能量》题目的形成开始来源于我对摄影的理解。有人曾半开玩笑的对我说:“你拿起相机开始拍摄的那个时候,完全像猎豹。对光线的敏感,人物的举手投足,空间里面的任何的物体都带有那种如饥似渴和敏锐的捕猎性。” 我也思考过,拿起相机的那一刻为什么是可以如此专注?因为摄影不是绘画,它必须和真实世界人和物产生即刻反应。这种反应是本能,也是摄影必须的能力之一,而随着创作的过程,渐渐知道专注比遗忘、回忆、幻想都要难。专注创作,专注当下的情绪引领我开启了这次精神上的探索——通过阅读知道在喜马拉雅山生活的人们,虽然没有在科学、经济、教育上创造过伟大的值得骄傲的文明,但在信仰上、精神上,和怎样专注在当下的生活上,他们是无可置疑的哲人、圣者和上师。

这次展出的作品非常平民化,他们其中有些孩子或者大人都从没面对过镜头,没有庄严的面孔与我技术归零、透明简洁的想法契合。周围出现的物品和与环境中的人并不产生任何共鸣和交流,唯有他们的眼睛透出的由于修行得到的善意和平静。我的冲动和愿望,让我的相机(眼睛)扑捉到瞬间是真实,让时间冻结,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贫困、尊严甚至对周围的光感和时间的一瞬有着自己的对待。

重新开始的摄影对于我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兴趣和精神。这个旅程和展览将重新开启思考:我、我的图片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坚持我少干预、少歪曲、少侵扰、少闯入其他人的文化,环境、精神、思想的一种态度,我只用镜头呈现及解释我眼中的世界,这或许也是他、她、你眼中的一角。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