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出品人:孙志中
展览总监:张春滟
展览日期:2015.11.08-12.01
开幕时间:2015.11.14 15:00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正观美术馆
主办单位:正观美术馆
协办单位:天大云华美术馆、齐门艺舫、珏澜画廊、路宽画廊、杏坛美术馆、唯墨艺术、宇辰美术馆、八零艺术空间
| 逍遥—高士及其绘画的境界|
文/介甫(节选)
中国高士图乃至写意画的精神高度在哪里?我以为,在于“逍遥”二字,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中道家风骨与禅学意蕴的融合交汇。中国的圣贤们悲天悯人,怀抱天地,他们在对自身与他人、成长与奉献、生命与自然的追问和际遇中,找到了一种乐天知命、积极从容、行止两宜、悲喜自化的人生态度,这大约就是“逍遥自在”的运化机心。中国古意绘画的传统意趣,注定遵从道家的逍遥无为和禅宗的舍心空性,而儒家尽性立命之上的“无所为而为”与此殊途同归。这是因为入世精神中的积极主义在绘画表达中很容易被集体服从意识所扭曲而成为自由意志的桎梏,从而使得一般意义上的儒家情怀为文人旨趣的外化表达所放弃,而道和禅则能够凝结独善其身和慈悲仁爱的双重抱负,达成士人们所独有的高古怀抱。
在进退安危的无奈之下,放下执着而怀抱逍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把直面的一切交付天道与轮回,纵然怅惘若失,安知不会得之于无意?然后,我们或可倾听老子和庄周默念“道法自然”与“逍遥自在”的絮语,或可窥见佛家关于“直指本心”与“见性成佛”的机锋,身犹在心已空,恍惚之间,其中有象……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高士留其名。而古来高士之留名,无乃画者之高士托名以自留?安得有高士之志且善丹青者,秉今情而入古意,宣汝怀而入我心,以慰天下寂寥!或问高士何状?”画史氏诗曰:“坡头斜影乱,落日满秋山。松风吹凉意,琴声沾月寒。”其又辞曰:独立寒秋,莫问归程;夕阳在山,坡头斜影;月下抚琴,卧石听松;无悲无喜,默然相从;独伤怀抱,自怜幽冷;逍遥何去,谁知所终;终究放下,寻常之境。
是为杜小同高士图展览序。
2015.10.30记于正观堂上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胡湖
“姐夫拍”红了,很多人问我有什么秘笈。霸道姐夫邪魅一笑,吐出...
2014.09.17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