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艺术家: 刘彦、朵夫、陈光武
参加这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都是最早一批在北京圆明园艺术村驻扎的艺术家,但他们一直是边缘人,也一直是多余人,有着对剩余与多余之丰富的生命经验。随着中国当下艺术遇到它最为内在的危机,要求我们重新回到当代艺术的起点,回到圆明园精神,这是重新的起航!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最好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可能性与艺术的潜在精神力量,三者都体现出一种文化生命转化的“余象”形式:刘彦以其对儿时乡村的记忆,以“余存者”回眸的惊恐之眼打量这个日益失去诗意的世界,却余留了艺术内在的文学性与拯救的力量;朵夫十字形复写的基督性艺术,既是对基督教倾空神学的中国式书写,也是主体的退让而为艺术给出更多地“余地”,也是对中国生命气息书写的换气,给悟性的艺术带入了灵性;陈光武的“阴阳书法“对空白的多重书写,以当代的方式重构了水墨书写的原理,解决了波洛克以来无笔的困境,重新结合了有笔的“工夫”书写与无笔的“余让”姿态。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将为我们打开中国当代艺术之新思考的可能空间。
苏坚
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