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艺术家: Kaarina Kaikkonen
K11 Art Foundation在上海chi K11艺术空间推出 Kaarina Kaikkonen 装置作品展
本次展览由K11 Art Foundation与意大利 Collezione Maramotti 艺术馆(作品所有者)共同举办。展览将展出芬兰艺术家 Kaarina Kaikkonen 创作的两件装置作品,她的作品曾在全球展出,并因巧妙化解雕塑、装置艺术、建筑与自然元素的界限,而闻名于世。
Kaarina Kaikkonen 直接对空间进行艺术创作,通过一些日常物品,重新解读空间,其中夹克和衬衫就是她的常用创作工具。
这些用二手衣物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是真实生活与真实人物的象征,是集体与个人记忆的承载,以铭记那段不应忘却的日子。
此次展出的两件作品从名称上就强调了“群落”(community)和“关系”(relations)这两大理念,暗示着即将开启的旅程。Kaarina Kaikkonen 的作品有一种不朽的特质,那就是通过材料的暂时性和脆弱性,反映人类的脆弱。
她说:“我喜欢在自己、作品和周围空间之间营造出一种对话关系。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更接近那些通常不会去博物馆或者画廊的人。我常用衣物作为创作材料,但在我的作品中,有我,只有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自画像。”
作品 Are We Still Going On?(我们仍将继续吗?)由 Collezione Maramotti 艺术馆委托创作,以纪念 Max Mara (现在保存该系列)曾经的服装生产设施。这件作品曾在艺术馆展出一年,并大获成功。
在这件作品中,空间被重新定义为一个适于居住的地方,酷似一艘大船。船体简单的线条被分为两个部分,从天花板到地板,组成一个半圆形的结构韵律,衬衫相互交接,宛如一男一女、一古一今在对话。
这是一件令人浮想联翩的作品。尽管它采用了比喻和雕塑的手法,但却依然通过衬衫面料微妙的色彩运用,以及悬浮装置内部的光线处理,朝着“情感之土”迈进。
如果 Are we still going on? 展现的是一种强烈的、向上的张力,一种对未来的追寻,那么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传承)则彰显出一种脚踏实地感。它像是一副巨大的骨架,一整列的夹克清晰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男士夹克就成为了 Kaarina Kaikkonen 作品中的一个核心意象;之所以选择夹克,是因为它能勾起 Kaarina 对父亲的回忆。10 岁时,Kaarina 的父亲便早早过世,穿父亲的夹克,对 Kaarina 而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尝试,试着再次感受父亲的存在。然而多年来,她对男士夹克的艺术诠释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发泄,从生命的经验出发,阐释对于分离、对于失去更为全面的反思。
在 Kaarina 的作品中,生与死,存在与缺失不可分离地纠缠在一起,给予人一种稍纵即逝感,恰如其作品的标题所反映的那样。因而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生命的隐喻。
每个人都有故事,有过去,有祖先,他们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每代人之间的亲缘关系不但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同时还增强了我们对个人与集体身份的认同。
Kaarina Kaikkonen 的雕塑装置作品从本质上呈现了一场有关过往的音乐会,一场与社会空间的对话,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传递着一种普遍的感受,每个人都能分辨出来,因为那是我们心底最强的声音。
本次展览还将展出由意大利制作人 Beatrice Marchi 于 2012 年创作的一段视频。它记录了 Kaarina Kaikkonen 在一群年轻女性团队的帮助下花费十天,在 Collezione Maramotti 艺术馆布置作品的过程。(Marina Dacci,Maramotti Collection 艺术馆馆长)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