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艺术家: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M97画廊即将荣幸呈现德国艺术家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的个人摄影展“生与熟”。本次展览精选“生与熟”(2011) “非正式安置”(2010), “住房案例学习”(2008), 及“故乡”(2005), 多个系列的代表作品。这也是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继“霓虹天堂”后第二次在M97画廊举办个展。“生与熟”集合了比阿罗贝泽斯基走访亚洲14个国家的最新拍摄,延续了他对这些地区令人晕眩的城市化发展的一贯关注和探讨。比阿罗贝泽斯基专注研究城市化和全球化趋势对各个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影响,他的系列“非正式安置”(2010), 和“住房案例学习”(2008), 分别通过对南非郊区索韦托简易搭建的房屋内部和马尼拉贫民窟的探访,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在有限环境资源下的创造力;系列“故乡”(2006), 则是比阿罗贝泽斯基对他的祖国(德国)壮丽自然景观的眷恋和致敬,比阿罗贝泽斯基也凭借此系列崭获德国摄影协会颁发的2012埃里希·所罗门奖。
系列“生与熟”(2011)中,城市景观有如迷一般的幻象,无处不在的是这样的不铮事实,原本已经仅剩无几的老旧建筑终将在疯狂的城市节奏中被林立高楼所取代。比阿罗贝泽斯基力求通过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当今城市急躁而铺张的消耗性发展,揭示城市建设看似除旧立新却极尽破坏的暴力性本质。
在“非正式安置”(2010)中,比阿罗贝泽斯基走访南非索维托贫困的克利普顿区,纪录了当地居民狭小简陋的生活空间,而距离不远之处便是巨资打造的约翰内斯堡国际足球联盟世界杯体育场。屋内陈设节俭却充满生活的气息和趣味,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在有限环境资源下的创造力。
“住房案例学习”(2008)中的摄影主体是马尼拉的贫民窟用废弃材料建造的棚户住所。在如此贫困的环境下,当地的居民凭借对拥有一个家的渴望和非凡的智慧搭建起他们质地迥异、色彩缤纷的栖息之地,也搭建起了他们生活的尊严。这一系列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这些令人骄傲的“科学怪人家”的大特写。
本次M97画廊展览“生与熟”还包括比阿罗贝泽斯基的“故乡”(2005) 系列作品。该系列是比阿罗贝泽斯基在2005年游历亚洲返回德国对故乡壮丽景观的拍摄,创作饱含美感和情感,与当时"德国新摄影"趋势背道而驰,也一别以往比阿罗贝泽斯基镜头下更为纪录性的,不带感情因素的影像。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