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杨画廊将于2015年4月25日呈现艺术家张新军个展《褶皱》,展览持续至2015年6月7日。
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与空间相关,他用“膈”来形容他所制造的物体或空间,“膈”既区分,又模糊物体和空间。地理名词--褶皱,被艺术家引申为内部运动和表壁斗争形成的一种形态,也被他引喻为创作者内部和作品之间的斗争。张新军2005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之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完成硕士学位。在这段时间的艺术实践中,他对绘画与身体的距离感保有不确定性疑问,意识和经验的协调性技能让他感到局促,身体的物理消耗或劳作体验使他抛开意识的游离而更接近于动和做的自然。他通常以一种笨拙和粗粝的方式去完成一次表达,呈现物中也不去修饰和遮掩人工制作的瑕疵和痕迹,成为作品的另一部分自然。张新军作品的呈现具有不稳定特征,在用线和绳关联空间的装置作品中隐含了他对稳定的一种畏惧,离开现场,作品往往被折叠或打包掩盖;在特定地点的展示又往往悄悄发生,轻然离去。身体于他是一件可运动的物体,在能量的反复转化中存活;是内部与外部的一道“膈”,在能量的消耗中遗蜕在材料的界质中。他通过行为,装置来记录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中与环境的联系,记录流动地运动与坚硬表壁形成的“褶皱”。
本次在杨画廊空间的展览,包括两部分。大厅展示的主体物是张新军运用数学几何的办法将他偶得的物体或空间按照特定比例放大,借助绳子的牵拉,作品缓慢被支起,成为又一个物体或空间。小厅是与“褶皱”线索相关的其他作品的录像和照片记录,其中一件为《抽屉人》。
----------
张新军
1983年生于河南郑州
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4「张新军」望远镜艺术工作室,北京,中国
群展
2015「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护栏--并联」Galerie Philine Cremer画廊,杜塞尔多夫,德国
2014「护栏—并联」黑芝麻空间,北京,中国
2014「(CC) TV 」Galerie Herold,布莱梅,德国
2014「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3「甭管我在哪地儿」Fabrica do braco de Prata,里斯本,葡萄牙
2013「成都双年展」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中国
2013「甭管我在哪地儿」黑桥,北京,中国
2013「心跳—威尼斯平行展」威尼斯军械库/ 绿园城堡,威尼斯,意大利
2013「亚洲不安之旅」星空间,北京,中国
2013「借鉴 反思 升华」黑桥OFF空间,北京,中国
2012「我—铅笔」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2「盲区」杨画廊,北京,中国
2012「景不徙」三潴画廊,北京,中国
2011「桑拿」史洛斯 劳登,维也纳
2011「图画手工第四回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1「艺术北京/纽约校园酒吧」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0「是与否 / 一个似另一个---特殊的笔画」黑桥OFF空间,北京,中国
2008「CIGE-32位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国贸,北京,中国
公共空间
2012「我跟你丈夫很熟」黑桥,北京
驻留项目
2011奥地利联邦教育,文化艺术和艺术家驻留,维也纳,奥地利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