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简策的第三回个展“投射”,展出她最新的绘画作品。
展览使用了传统视觉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为题,“投射”源自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的理论,在对外界、人眼及画面三者关系作出描述的同时,为艺术家构造透视图提供指示和说明。透视与视觉经验本身之间的矛盾性是简策在本次个展中的核心讨论。
在简策的作品里,画面中假设的空间是通过焦点、视角定位和物质变形的方式来转变人的现实经验,以求达到“更为准确”的视觉描述。在借用出现于摄影时代之前的绘画构图规则、网格概念,以及互联网中的图像,简策制定出一种画面内部的系统。抽象化的风景摆脱了对照片的依赖,并打乱观者固有的观看方法。而对于人物的作品,简策规避了个人化的“感性”,用绘画基本元素在预设的画面中搭建抽象化的结构,从而引出“内在表情”。
“和尘同光”是石至莹在空白空间北京的第三回个展,将展出她近一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石至莹的新作延续并深化了她此前的创作线索,仍是在一个抽离于苦难与迷惘的真实世界的空无造境中展开,以绘画的笔触为感知方式,去触摸物质现象最虚无缥缈的外化显影——光。在这里,它的晕环就像是与时间同寿的母体轮廓,不论物本身被赋予多么崇高的象征意义,毕竟尘归尘,土归土。
本次个展包括“白石佛像”系列三幅,以及最新题材“万神庙”、“金字塔”和“天坛圜丘”等。对佛像的描摹一直贯穿于石至莹的日常实践,这种在重复中凿出变化的行为轨迹随着时间的叠加被赋予某种深厚的分量,与松弛和轻透的笔触所营造的空气感形成平衡,为失重的光提供丰富性,去抵御空洞和虚无。在同一层面,为精神与心灵提供抽象支点的人造偶像,和为阶级与制度搭建现实舞台的权力建筑,其本质是等量的;没有任何的不朽能永远存在,同样包括艺术。石至莹所做的功课即是将光体作为能量度值,去探测和表现物质存在的最基本的单位,以及视觉实体与意义幻象之间互为依托的辩证关系。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