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展览名称:“谁在”第二回展(深圳站)
艺术家:陈向兵、戴耘、邓春儒、黄佳、马新阶 、薛扬、钟秦阳子
学术主持:周爱民
开幕时间:2014.7.20 16:00
展览时间:2014.7.20-8.20
展览地点:深圳桥舍画廊(深圳市南山区创意文化园北区A4栋115-116号)
电话:0755-86233209
周爱民
“谁在”是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当代艺术推广基金主办,《ART GUIDE(艺术指南)》杂志与桥舍画廊联合承办的艺术展览项目。当初,设想这主要针对的是年轻艺术家的“选秀”展览项目,特别是刚从美术学院毕业的年轻学子,在他们初入社会时,给他们成长的平台及机会。“谁在”通过杂志和互联网“选秀”,在北京的艺术圈也算有不小的热度。许多刚毕业的美术学子们参与了展览活动,在社会生存压力面前,第一回“谁在”(北京站)展览见证了优秀的美术学子对艺术梦想的坚守。其实,坚守艺术梦想者不只是刚毕业的年轻美术学子,在不同的地缘和年龄层面同样有这样的艺术家群体,他们视艺术为生活,通过艺术让自己的生活更为惊奇而显耀。这就是在深圳举办第二回“谁在”展的缘由。
身处北京798艺术区的桥舍画廊移师深圳后,一方面将北京的艺术资源植入深圳;另一方面致力于深圳本地艺术家的推介,真正使“桥舍”扎根深圳本土文化中。
这次“谁在”参展作者全部是工作生活在深圳的画家,而且都已过而立之年,有着丰富成熟的艺术阅历。在以“经济”和“效率”闻名于世的改革示范之都,这七位画家的作品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深圳的文化和艺术。北京是文化中心,活跃在北京的当代艺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竿。但是,先锋的北京当代艺术遇上金钱和市场也不得不功利起来,这是近来人们所诟病的。深圳无当代艺术,是人们素来的印象。在清末民初之际广东沿海就是外销商品画的产地,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大芬村”使得人们将深圳与“行画”捆绑在一起。显然,陈向兵、戴耘、邓春儒、黄佳、马新阶 、薛扬、钟秦阳子七人的作品,令人们对深圳的艺术另眼相看。这七位画家的艺术面貌各异,但似乎又有相同的共性:他们不遵循既有的成功艺术道路,坚持艺术的实验性,在不完善中发掘艺术的新机和锐力;或在沉寂冥想中,在虚无空白的表现中,使单纯的绘画或者雕塑盈满精神的张力和强度。这些正是艺术家在攀沿“当代性”时反映出来的可贵品格。
这次“谁在”展即是深圳当代艺术的一个缩影,七位画家也是在深圳寻梦艺术生活的群体的代表。
----------------------------------------------------------------------
媒体联系:
沈先生
0755-86233209/18666826567 bridgegallery_shen@163.com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