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年4月18日 - 2020年6月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0年4月18日
空间:
阿尔敏·莱希上海(上海市虎丘路27号2层)

展览简介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崭新季节,阿尔敏·莱希上海将迎来全新展览「春」,呈现一系列抽象与具象的绘画作品。展览将于2020年4月18日开幕,并采取预约观展制。此次参展艺术家包括:约翰·M·阿姆利德(John M Armleder)、陶德·比恩维努(Todd Bienvenu)、马蒂亚斯·比泽尔(Matthias Bitzer)、西尔维·夫拉里(Sylvie Fleury)、布莱恩·加尔文(Brian Calvin)、格雷戈尔·希德布兰特(Gregor Hildebrandt)、李青、图里·斯梅第(Turi Simeti)、维维安·斯普林福德(Vivian Springford)、徐渠和张伟。他们均来自不同的背景、年代和地域,体现了阿尔敏·莱希广泛且多元的艺术愿景。

「春」包括两个看似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章节:首个展厅中呈现了极具表现力的抽象作品,而第二个展厅则呈现了以“自我表达”为主题的具象作品。通过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对话,展览探讨了不同时期当代绘画之间的关联,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主题。例如,无论是探索内心情感的抽象作品,还是渲染回忆的具象作品,都可以被看作是画家的一种自我肖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瑞士艺术家约翰·M·阿姆利德创作的一幅代表性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阿姆利德打造出一个多元的艺术体系,创作形式涵盖行为表演、素描、雕塑及绘画。此次展览中的《首领》(Panjandrum)(2018)来自艺术家著名的“水坑绘画”(Puddle Painting)系列:创作该系列作品时,阿姆利德使用了包括闪粉、天然漆在内的诸多实验性绘画材料,将它们抛掷于画布表面并任其流淌。

在同一展厅内呈现的还有中国艺术家徐渠的新作——他在德国留学期间曾师从阿姆利德。徐渠的新系列是他在2015年于阿尔敏·莱希布鲁塞尔空间举办的「货币战争」展览的延续。艺术家旨在质询现代社会中货币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创作出一系列在画作表面“放大”钱币的作品,探索了货币的属性及结构。在《200欧元》(2020)中,徐渠裁剪并放大处理了一张欧元货币的局部细节,同时施以柔和的色彩。画面中体现出的货币通用设计,使我们对作品的感知逐渐朝抽象演化。

格雷戈尔·希德布兰特的装置作品结构精准细密,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网络,打通了时间与空间感知的桥梁。他的作品《怜惜》(Herr, erbarme Dich)(2017)从音乐及地下文化中汲取灵感,在画面中通过对磁带等录音媒介的创造性使用,打造出多元的视觉元素。

同样地,在展览中另一位中国艺术家张伟的作品《Z-AC1650》(2016)中,直观而动感的红绿色彩引人注目。这两种主要色彩在画面中互相对话,而画面的白色部分则起到中和作用,为画面带来了平衡;这一处理手法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是阿尔敏·莱希首次在其空间内展出张伟的作品。

美国抽象画家维维安·斯普林福德(1913-2003)展出的作品创作于1970年代,属于其代表性的“渍染绘画”(Stain Painting)系列。她的绘画在表现手法上借鉴了经典的色域绘画(Color Field Painting)语言,充满能量的色彩从方形画布上迸发而出。

与斯普林福德的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图里·斯梅第的作品。艺术家将手工制作的木质矩阵工具置于亮黄色画布的下方,紧绷的画布与下方的木块相互作用,从而创造出一个个椭圆形。他意图通过这种不寻常的创作手法打破画布的物质感,达到一种静态的美。

西尔维·夫拉里在创作中探索悖论与无用性的模糊定义,而这一创作初衷使其在「春」展出艺术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放大彩妆盘等日常物件的尺寸,艺术家改变了这些物件的固有形态。《超高清腮红盘》(2019)中,通过对日用化妆品的几何化处理,夫拉里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与化妆品有关的权力与欲望。

夫拉里对于消费主义的探索引出了「春」第二章节的主线:不同时期当代艺术家处理具象绘画的方式和对“自我表达”这一主题的解读。策展人杨紫曾指出:“当暗含自我认同的自拍举动转化为逢迎的媚态,绘画对象的主体性便从自身抽离,逃逸了灵魂的躯壳,像镜子,只反映,不表达。”

布莱恩·加尔文是当代绘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创作的一大特点是扁平化的透视。加尔文的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近距离处理,与大面积平涂的明亮色彩,都打破了传统肖像画的表现手法。他的新近绘画作品及纸上作品中,散布在画面中的嘴巴和眼睛点缀着随性的构图,宣告着一张张超现实面孔的诞生。

陶德·比恩维努的具象绘画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其不受拘束的表现性。比恩维努的创作对象不限于自身,还包括其亲友、都市生活景象以及日常生活的碎片。艺术家将互联网视为构建当代自我世界的一种方式。此次展览中的《自拍》(2018)就表达了当代艺术家对于社交网络及自我宣传的热衷。

与比恩维努的作品相邻的作品来自柏林艺术家马蒂亚斯·比泽尔。比泽尔的作品结合了素描、绘画及雕塑,打造出一个体验式空间,并以此探索历史和身份认同等主题。艺术家在其镶边金色绘画系列中延续了对这些主题的探索,正如「春」中的《金色大门》(2019)这件富有代表性的近作:巧妙的镜面效果使得作品中的肖像不断与其镜中影像进行着互动。

艺术家李青的作品《互毁而同一的像·酒神》(2018)为「春」画上了句号:这件作品探索了图像、语言、符号与社会空间之间的张力及矛盾。通过结合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李青的作品构建起一个冲突形结构。其新近系列“互毁而同一的像”描绘的正是两个形象毁灭与融合的过程。此次展出的作品表现的是辛迪·舍曼模仿卡拉瓦乔名作《酒神巴库斯》的肖像作品与她的其他肖像汇聚成一体的过程。李青对中国艺术在全球艺术语境下地位的探索实践,反映了他所代表的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深邃的历史意识。

阿尔敏·莱希十分荣幸可以在此特殊时期为观众带来如此丰富多元的展览。为保证画廊团队与公众的健康安全,本次展览仅限预约,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能够尽早完全对公众开放。在此,向各位艺术家、各位好友、藏家及合作伙伴的不断支持致以深深的谢意!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