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当我们希望把这次展览命名为“转身”的时候,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它可能出现的情境和方式。也就是说,以展览的形态来呈现一个动作。这首先意味着展览的要旨并不在于回顾,而是一个进行时的瞬间;同时,这一瞬间动作的发生就是它的发生本身,并不包含任何戏剧性的意味,展览因而也不会因循着额外的主题被裁切和修饰。换言之,这个展览是没有“外观”的,或者说,我们尽量去除了一个绘画展览中所可能出现的“外观”。极重要的东西仅仅是一块颜色,一个形状,一根线条的力度和走向,也就是那些跟绘画本身相关的确切事实。
所以对刘晓辉来说,“转身”不是一个向外的姿态或是关于这个姿态的隐喻,而是事关他自己在绘画事实发生的当下所确切经历着的难题。这些难题不可能依靠观念的转向或是一个展览的修辞来化解,而只能通过绘画活动本身、通过那些身体力行的经验去一点一点地解决。长期重复的题材,反反复复地描绘一个形象,或是层叠覆盖的线条和颜色,这些都不是要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东西,而是要返回自身去开凿——从图像的表层下潜到绘画的内部,在平缓光滑的时间表面开出一道道裂缝。也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实际上可供耕耘的范围就只在这些缝隙之间。绘画由此显现为一个极其狭窄却深不见底的场域。在经年不断的绘画活动中,艺术家始终在寻找的“真实”,无非是他切身经历的那些无数次被艰难地“打开”、又随时闭合起来的瞬间。
而这个展览正是希望能还原这些瞬间。在画面的掩盖下,它们已经足够难辨,因此展览就愈发不必要再添加任何观看的通道。就像“转身”并不是一个耸动的词藻,它所表征的瞬间可能是刘晓辉所经历的那些劳作的当下里最平淡无奇的一个。但是在这一刻到下一刻的行进中,有些东西发生了改变。正如展览为“转身”所选择的那个译词“détournement”(改道,变更方向)那样——如果我们从杜尚或者德波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个词,就会意识到在“转身”中改变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它被我们接受的方式。用刘晓辉自己的话来说,绘画自此变成了仅仅是信或者不信的问题。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