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宅野之间——修身养性或是持续革命?(时代美术馆与卡斯科艺术、设计与理论办公室合作研讨会)

日期:
2014年10月25日 - 2014年10月2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10月25日 14:00
空间:
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市白云大道北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

展览简介

宅野之间——修身养性或是持续革命?

时代美术馆与卡斯科艺术、设计与理论办公室合作研讨会

2014年10月25日—10月27日,

周六至周一 上午10:00-12:30,下午2:00-5:00

广东时代美术馆

中国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

+ 8620 26272363

www.timesmuseum.org

基于亚洲地区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高层住宅所代表的垂直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群体聚居的既定形态。与西方战后出现的公寓建筑或社会福利房不同,亚洲的高层住宅既是对所谓“中产阶级”理想的回应,又产出了其相应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主要由安全、便利、个人主义、主动孤立和消费权力等元素构成。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与这一过程同步的是中产阶级及其主体,与周边的生活空间、社群以及各种物质和精神空间的日趋分离,由之定义的“宅居”可被视作一种资本主义的支配机制。本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旨在针对“宅居”这一支配形态提出不同的想象,讨论相关的替代方案。是否可以将位于高层住宅之上的时代美术馆作为构建这种反支配模式的出发点? 更进一步,是否可以美术馆的空间及活动为中介,探讨其毗邻的都市自留地所代表的田野生活,与宅居生活之间可能的关系?

不久之前,乡村或田野还是亚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资本驱动的城市化进程之下,田野正迅速地被住宅公寓所替代。出身乡村的年轻一代,放弃祖辈耕作的土地,移居到都市住宅区或城市边缘的临时聚集点(城中村)当中,成为生活欠缺保障的“外来工”。基于对这种迁徙和改变的见证,我们试图寻找都市和乡村之外的第三种空间及实践。这并非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怀旧,亦非提倡完全背弃都市而隐居乡野,因为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乡村生活亦已被完全纳入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网络。研讨会意图解构现今都市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将乡村和都市视作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以探讨一种更具持续性和社会性的、共存的未来。艺术机构通过整合各类艺术的、文化的及社会的实践项目,为去为这些关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想象和实验提供平台和机会。

一群介于都市研究、建筑、当代艺术和乡村研究之间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们,将在研讨会上分享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假设,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案例。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卡斯科及其合作伙伴在2014年出版的《居住大革命手册》和《丛:方言字典》也将举行亚洲首次发布;金成焕的《有脾气的泥土》和曹斐的《霾》两部短片也将在会上放映。

本次研讨会由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蔡影茜与卡斯科——荷兰乌得勒支艺术、设计与理论办公室总监崔彬娜共同构思策划,是广东时代美术馆发起的泛策展(para-curatorial)系列项目之一。该系列作为一个自发的教育和交流平台,以一年一度的研讨会及相关出版物为主要载体,将当代艺术置于一个相对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进行考察,并把策展定义为一种跨学科的思考、研究、空间实践和知识交换方式,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展览的制作。美术馆被视作一个社区中心、实验室和临时学院的结合体,以促进当代艺术与其它知识和实践领域的交互。研讨会现场笔录的部分内容,将以电子期刊的方式收录并发行,其后的正式出版物将加入委托写作的文章及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演讲嘉宾包括:陈晓阳、崔彬娜、费尔南多•加西亚多利、真实空间(洪允尤)、马克•库苏玛魏加亚、土地(计划)基金会、城市中国(李娟)、源计划建筑工作室、安德莉亚•菲利普;以及金成焕、曹斐作品放映

----------

研讨会由蔡影茜和崔彬娜共同策划

日程安排

第一天 宅居其中,想象其外

10:00-10:30 主题简介:蔡影茜、崔彬娜

10:45-11:15 短片放映:金成焕《有脾气的泥土》(2012)

11:25-12:15 案例研究: 李娟(城市中国)

12:30-14:00 午休

14:00-14:50案例研究: 源计划建筑工作室 《城宅,宅城——以广州城郊时代社区为例的都市空间叙事》

15:00-15:50 实践分享:洪允尤(真实空间)

16:00-17:00 回应及讨论:崔彬娜主持

第二天 (艺术)机构作为一种反支配机制

10:00-10:35 新书发布:崔彬娜《居住大革命手册》《丛:方言字典》

10:40-11:30主题演讲:安德莉亚•菲利普《什么是艺术的房子?谈艺术的兼容性》

11:40-12:30 短片放映:曹斐《霾》(2013)

12:30-14:00 午休

14:00-14:45 实践分享:马克•库苏玛魏加亚

15:00-15:45 实践分享:陈晓阳《从美术馆出走:两个华南乡村的艺术实验》

16:00-17:00 回应及讨论:蔡影茜主持

第三天 宅野之间的共同生活

10:15-10:45 实践分享:费尔南多•加西亚•多利

10:50-11:35 实践分享:土地(项目)基金会

11:40-12:30 实践分享:郑波 《再野》

12:30-14:00 午休

14:00-16:00 圆桌讨论:所有与会嘉宾,蔡影茜、崔彬娜主持

16:00-17:00 观众答问时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