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触知区

日期:
2015年8月22日 - 2015年11月1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8月22日 16:00
空间: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展览简介

主办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出品:黄丽诗

策展人:鲁明军

参展艺术家:陈晓云、陈彧君&陈彧凡、何岸、秋莎、邱志杰、施勇、宋冬、隋建国、徐渠、徐文恺、徐震、杨振中、余极、张慧、张培力、朱昱、庄辉

时间:2015年8月22日-11月16日

展览地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 RMCA 1号馆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C3)

由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主办,鲁明军策划的《触知区》展览将于2015年8月22日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1号馆开幕。展览聚集了17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是陈晓云、陈彧君&陈彧凡、何岸、马秋莎、邱志杰、施勇、宋冬、隋建国、徐渠、徐文恺、徐震、杨振中、余极、张慧、张培力、朱昱、庄辉。

《触知区》是一个以“手足”为图像和观念母题的展览,但目的不是表现手足,而是藉此通向不同的认知世界。

艺术史上关于手足的描绘,我们并不陌生。无论在米开朗基罗、丢勒、伦勃朗、维米尔、马奈等艺术家的画面中,还是在中国历代宗教和世俗题材的艺术作品中,都有不少关于手的独特表现。就像法国艺术史家福西永(Henri Focillon)在《手的礼赞》一文中所说的,“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十分关注手的研究。他们的生活比其他人更依赖双手,所以他们感受到了手所蕴藏的特殊力量。”手不仅是艺术实践的“工具”和描绘的对象,也是我们触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足当然也是,历史上同样不乏经典的塑造和表现。然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眼中的手足形态、观念都不尽相同,它可能关乎触觉,观看,体验,知识,包括艺术史——因为它既是形式,也是图像,自然也在视觉文化的范畴。进一步而言,每一个“手足”实践其实就是一个不同的触知世界,它涉及身体、医疗、文化、政治、宗教、伦理以及媒介或艺术本身等各种问题。而这在当代,无疑更显丰富和多歧。

参展的17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与手足有关。但我们并不认为手足一定是他们创作的动因和起点,有的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这里。事实是,手足恰恰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角度,的确开放了一个别样的感知空间。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汪民安、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柯小刚、Artforum中文网资深编辑杨北辰、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胡斌、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系硕士钱文逸等五位学者分别从当代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电影史、中国现代美术史及西方艺术史等角度撰写了五篇关于“手足”的专题论文。展览期间,还将组织相关的学术演讲和对话活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1月16日。

----------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简介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简称:RMCA)位于广州红专厂艺术区内,艺术馆空间沿承上世纪工业时代的建筑格局,以当代艺术精神渗透其中,将原本废弃的厂房重新活化利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拥有两千余平米的展览空间,由1号馆(C1栋)、2号馆(C3栋)以及3号馆(C4栋)组成,空间组合灵活多变,为当下丰富的艺术形态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条件。在关注国内外现当代艺术发展思潮,致力于推动艺术生态发展的同时,红专厂当代艺术馆亦聚焦海内外知名艺术家的最新动态,积极推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

秉持当代艺术的探索精神和现代设计的创意精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通过展览、学术研究、国内外艺术交流、公共教育等项目活动,发掘、整合、激发当下的艺术资源,将文化活动转化为有效的审美体验,为公众输出具有现代价值的艺术观念。

开馆时间:

周二到周五11:00-19:30

周六到周日 9:30-19:30

(逢周一闭馆)

法定节日及特殊天气,艺术馆官方微信将另行发布通知。

联系 CONTACT

媒体联络Media Contact:pr.officer@redtory.com.cn

官方网站Website:www.redtory.com.cn

官方微信Wechat: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2009)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