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合作推出的美国艺术家迈克尔·查莱赫斯基Michael Zelehoski个展“万物与虚无”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举行,因疫情影响,我们以线上方式于二月份展出,而线下展则推迟至九月份举办。
迈克尔·查莱赫斯基Michael Zelehoski,1979年生于美国,现生活工作于纽约的纽堡和布鲁克林。他分别获得巴德学院(Simon’s Rock)和Finis Terrae大学(智利圣地亚哥)的学位。查莱赫斯基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藏家与公共机构收藏,其中最著名的是其12米的巨作《打开的屋子》( Open House)收藏于巴黎蓬皮杜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查莱赫斯基喜欢用日常生活中的“拾来之物”进行创作,许多来自废墟中的现成物品经过他的解构、重组之后与空间产生了极具极简主义倾向的形式意味,同时在材料与色彩的取舍上,又会看到其中不乏古典审美的原则,他通过来自现实的材料构建了许多穿越二维与三维世界的视觉空间。
过去一百年来,运用现成品进行创作已经成为很多艺术家常用的实践方法,从杜尚到波普艺术到贫穷艺术,以现成品进行艺术创作的技法日趋成熟。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找到契合自身的审美和探索追求,查莱赫斯基给出了一个参考案例,这个展览以丰富的材料语言与视觉呈现方式,为疫情防控期间的观众尤其是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与国际当代艺术作品现场交流欣赏的机会。同时,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合作,也开拓了艺术机构间合作交流优秀展览的尝试,为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前 言
“万物与虚无”描述了作为本次展览核心概念的基本二元关系。阴与阳,男性与女性,光明与黑暗,实与虚。从计算机代码到生物繁殖,这些二元性构成了我们所置身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基础,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能在所有事物上清楚地看到它。《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它最早将整个世界观建立在阴阳二元的基础之上。由阴爻阳爻衍生出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又推演组合成为六十四卦。
木质运输托盘与八卦的六边形极为相似,迈克尔·查莱赫斯基试图在环绕我们日常生活的现成品中发掘这一密码。当木托盘在空间中折叠时,它们就像卦象运作一样。这些作品大部分可被倒置,演绎出截然不同的意义。有些物体看起来像是无透视的,被凝固于空间中,另一些物体则似乎在后退。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图片平置于视错觉状态,这种手法破坏了我们客观的认知,却也将其作为具体形象呈现出来。
与展览同名的装置“万物与虚无”由每组二十八个,共六组从建筑顶部垂挂下来的木托盘组成,托盘在三个方向上用钢丝绳拉紧,形成了X、Y和Z坐标。每一个托盘都代表了一个卦,托盘之间的间隙也严格地与托盘的厚度保持一致,因为他们意指实与虚的二元对立关系,并暗含对于国际贸易存在与缺失关系的探讨。经过周密的设计,他在有限的材料和结构中获得了一种秩序性,使得意义变得丰富而非清晰。
变化的最基本的表达(易经)——实线为阳,虚线为阴——也在展览的另一个中心元素路障上有所体现。在《黑蓝交界》(Black andBlue)中,迈克尔·查莱赫斯基将这些拾得的路障编织成二维构图,召唤出我们复杂的社会结构,并邀请参与者共同探索这些富于紧张感的物件及其在社会中所承载的隐喻。展览中还有一些波普艺术元素出现,例如引用了唐纳德·贾德(DonaldJudd)的叠放的盒子和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的画作,展现了对日常物品的挪用和极简主义特征。
“万物与虚无”探索了物质世界中的内在系统和固有秩序,它们很多都在数千年前便已被发现,并且仍然与当下密切相关。艺术家选择的物体都是当代社会中实质性的建筑组成部分。木质路障、箱子和木托盘皆为时常被遗忘的碎片,但它们也同样构成着我们社会经济存在的基础。艺术家的目标不再是单纯地传递代码,而是在现实的结构中找到它们的体现,这是艺术家最深刻的灵感根源。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