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主 办 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 RMCA
Organizer: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RMCA
艺术家: ROSS LEWIS李如侠(美)
策展人:沈揆一
Curator:Shen Kuiyi
学术主持人:皮道坚
Academic Host: Pi Daojian
学术日程Academic Calendar
11.14 3:00PM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
3:30PM 艺术家李如侠现场创作
On-Site Creation of Artist
3:50PM 学术对话
嘉宾:皮道坚 王林
Academic Dialogue
Guests: Pi Daojian, Wang Lin
12.12 3:00PM 学术讲座:当代水墨的趋势
嘉宾:沈揆一
Academic Lecture: Trends of th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Lecturer: Shen Kuiyi
展览时间Duration:2015年11月14日-12月15日
地址:红专厂当代艺术馆3号馆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 红专厂艺术区C4
Venue:Hall 3, 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RMCA
(C4, Redtory, No. 128 Yuancun Sihe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李 如 侠:墨 绳 之 舞
ROSS LEWIS: DANCING WITH ROPE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RMCA) 3号馆
Hall 3, 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RMCA
2015.11.14-12.15
November 14th - December 15th, 2015.
2015年 11月14日,“李如侠ROSS LEWIS(美):墨绳之舞”个展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 3号馆展出。展览由艺术史家沈揆一担任策展人,艺术理论家皮道坚担任学术主持,集中展出艺术家的数十件作品,包括艺术家近期创作的“绳画”系列、画家用绳子创作的规模巨大的卷轴器作品录像、灵感来自中国山水画的系列作品、早期在台湾和中国学习时的文档、以及画家在世界各地的装置艺术的照片和录像记录等。
美国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李如侠长期痴迷于中国和中国文化,他的创作以结合中国文人传统而为国际所知。在艺术家二十几岁时,曾在纽约跟随著名画家和收藏家王己千学习中国山水和书法。为了追随其对中国艺术、历史、和语言的强烈兴趣,艺术家远赴台湾和大陆。在其近十年的学习生涯中,他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学习中国画装裱,并在大陆获得弥足珍贵的机会与近代中国画大师,如陆俨少、李可染、朱屺瞻、程十发等交流艺术心得。如今,李如侠已经发展出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将东方美学和哲学传统与其西方背景相结合。
李如侠的创作特点在于他融会贯通了中西传统。近年来,他摒弃了传统的使用毛笔作画的方法,发展出了其特有的将绳子浸于墨中,然后在纸表面进行创作的新方法。艺术家用这种方式创作出了其“绳画系列”。他的绳画作品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机理、充满了能量,同时也包裹了丰富的社会、美学和艺术史价值。尽管画家的作品尺寸较大,但画家仍然秉承了细腻丰富的传统文人笔触,传达出其对日常的个人感受。另外,通过把这些绳画作品转换成装置艺术,画家已将传统的文人水墨画中注重个人表达的空间引申到了公共领域。
展览于11月14日下午15时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3号馆开幕。开幕式上,艺术家李如侠将进行现场创作。此外,艺术家将在红专厂艺术家工作室驻留一个月时间进行艺术创作。
本次展览持续至2015年12月15日。
欢迎咨询更多展览信息:PR.Officer@redtory.com.cn
附:艺术家、策展人与学术主持人资料:
-----
关于艺术家
李如侠,美国人,在欧柏林学院东亚系学习获得本科学士学位,之后在布鲁克林大学获得艺术系学习获得硕士学位。经过多年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学习之后,艺术家充分结合了中西美术传统,发展出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家的作品除了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多次展出之外,也创作了许多临时和永久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在纽约炮台公园市的近30米长的壁画“平行运动”、在德国柏林一个19世纪的马厩里的混合装置“粉雪之舞”、在纽约皇后区PS307学校一面长24米、高7.3米的墙上,用近500000块玻璃和瓷砖拼贴而成的壁画“都市交叉口”等。另外,李如侠也十分致力于美术教育,他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等多个学校和艺术机构授课。在艺术实践中,艺术家所强调的创造性主要来自跨文化的影响。艺术家现长期居住于纽约。
-----
关于策展人
沈揆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 美术史论与批评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出生于上海,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图书编辑室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在日本、美国求学,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术史系硕士、博士,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国艺术和近代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先后出版有《世纪危机: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性》、《从鸦片战争到文革时期的中国画 (1840年至1979年) 》、《黎明曙光:中国艺术1974-1985》、《现代中国艺术》(获2013年国际亚洲学会人文学科著作奖)等专著。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比尔堡古根海姆博物馆主办的《中华五千年》展, 《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何不水墨》策展人之一。曾获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国家人文学基金、社会科学学会,日本学术振兴会,斯坦福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研究奖和基金。现为《现代亚洲艺术和视觉文化》丛书主编。
-----
关于学术主持人
皮道坚,1941年生于湖北。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创办及编辑《美术思潮》,任编委、副主编。1988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1992年调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先后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多所院校、美术馆客座教授、研究员,曾策划和主持多种展览及学术研讨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术馆客座研究员、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艺术顾问。
出版有论文集《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中国美术理论批评文丛·皮道坚卷》、《皮道坚理论批评文选》;专著《楚艺术史》、《楚美术图集》;主编《90年代中国实验水墨》、《黑白史》《中国·水墨实验20年》、《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等著作。
-----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简介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简称:RMCA)位于广州红专厂艺术区内,艺术馆空间沿承上世纪工业时代的建筑格局,以当代艺术精神渗透其中,将原本废弃的厂房重新活化利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拥有两千余平米的展览空间,由1号馆(C1栋)、2号馆(C3栋)以及3号馆(C4栋)组成,空间组合灵活多变,为当下丰富的艺术形态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条件。
秉持当代艺术的探索精神和现代设计的创意精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通过展览、学术研究、国内外艺术交流、公共教育等项目活动,发掘、整合、激发当下的艺术资源,将文化活动转化为有效的审美体验,为公众输出具有现代价值的艺术观念。
开馆时间:
周二到周五11:00-19:30
周六到周日 9:30-19:30
(逢周一闭馆)
法定节日及特殊天气,艺术馆官方微信将另行发布通知。
联系 CONTACT
媒体联络Media Contact:pr.officer@redtory.com.cn
团体预约Group Reservation:rmca@redtory.com.cn
官方网站Website:www.redtory.com.cn
官方微信Wechat: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2009)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