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范迪安
艺术家: 罗中立
20世纪80年代,一幅带着集体记忆和众多情感的艺术作品《父亲》震颤全国,这幅于1981年荣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的油画作品,早已为人耳熟能详。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父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并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美术史的里程碑。
那么,作为《父亲》的作者:罗中立,他自1981年以来的30年历程中,是如何在《父亲》的基础上超越自己的?而他个人又是如何看待《父亲》及其此后的艺术创作的?或许,即将于2011年9月9日苏州博物馆开幕的:“罗中立:置换的描绘”展览,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
展览不仅借展了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父亲》原作,而且还复制了当时引发《父亲》创作思考的原大标准像——我们将在《父亲》与标准像的对比中,看到艺术家是如何在艺术上再现那个时代、以及他是如何将人文关怀倾注于艺术创作的。与此同时, 展览囊括了罗中立60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作品,回顾性的梳理了自《父亲》开始,到《吹渣渣》、《巴山夜语》,以及新作《过河》、《拥抱》等系列作品,呈现出艺术家30余年来,在艺术语言上的风格演变和置换描绘的创作历程,以及其在艺术创作背后的文化思考和建树。
通过此次展览,我们不难看出:在《父亲》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罗中立并没有疏离对农民的关注,农民在他满怀深情的笔下依然显得生动、自然。而在绘画技法上,罗中立从借用西方超级写实主义开始,到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寻找借鉴……慢慢建立起一种属于他的个人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将进一步地减去我作品中那些我认为有些多余的东西,更加准确地表现出我今天对于农村生活的关照。”
本次展览:“罗中立:置换的描绘“,由苏州博物馆主办、范迪安担任策展人、韩晶担任执行策展。展览将从2011年9月10日,持续至10月20日。期待与公众一起,重新审视艺术家罗中立的艺术历程,以及艺术是如何介入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