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俞可
参展艺术家:陈文令、傅中望、焦兴涛、李秀勤、缪晓春、向京、展望、曾成钢、张大力、张晓涛、张永见
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个案中,成都的城市文化生活总能以它独有的消费方式而衍生出新的内容。而今天,这个颇具诗意的建筑群落犹如于一个新时代的市镇,更紧密的将物质体验溶入与历史文化的情境中,向人们输送出另外的激情。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才会使这样一批活跃在中国文化前沿的艺术家用民主的态度来对这样的景观予以考量。尝试性地对城市文化消费提供另外的角度,并用影像、雕塑、装置这样的媒介,来诠释出他们关于当下生活的不同认识,使艺术创作衍生在城市生活的真实语境中,产生出更多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今天的艺术正在不断地与城市化的景观形成隐喻般的对照,但如何让更多的文化、艺术创作融入于这些新建的城市空间,就进一步要求艺术家作为城市建设者,让艺术创作与人们的生存需要形成相呼应的有机关系。正因为此,艺术家们才会聚集与此,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艺术变成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媒介,紧紧地使大家联系在一起。值得强调的是,这次展览不应成为审美主体的表演,艺术家的作品更多的是让这次当代艺术的植入计划充满快乐和活力,并与建筑中的历史基因、文化内涵相适应,实现这一公共空间所需达到的完整性。成都,作为一座令人遐想的城市,再也没有比当代艺术的介入,更有其文化上的挑战性。所以新的艺术形态以及它的媒介方式,在这样的公共空间所产生的碰撞值得每个参与者的期待,同时,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内容实施必然也会制造出更多有意义的相遇,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让当代艺术的呈现,成为时间性的符号,而铭刻于这个西部城市的记忆之中,让此次艺术活动成为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萌动。21世纪,中国人的城市生活已经随着它自身的演变而进入新的彼岸,不管是建筑师,还是艺术家都会在这样的境况中,让自己的工作成为一种通道来与每个人的生存处境形成关照,串联起这个多变的世界。所以此次活动的全部,它既能代表我们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同样地,它也抒发出我们关于未来的想象,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深切的感知我们的现实。
由此,我们才会在这样一种不同于过去的艺术方案中,来理解这个全新的社区所形成的物质属性,以及人们对这个全新空间的期待,使艺术的存在成为我们相互需要的自然风景。
(俞可)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