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香港 – 德萨画廊呈献中国著名画家曾海文(1927 - 1991)个展《水墨色彩》。
曾海文的水墨和油画创作具有一种既澎拜又细腻的艺术特质。生动的画面、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自由奔放的笔势都是他的创作特征。作为现代水墨画的重要人物,曾海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法国,代表着第三代、也是最后一代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由德萨画廊策划的《水墨色彩》展示了曾海文一系列质素媲美博物馆展品的珍贵作品。展览日期为 9 月 18 日至 10 月 18 日。
1948 年,曾海文移居巴黎学医。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式艺术训练,他很快便受到当地的艺术文化所吸引,流连于画廊与博物馆间,自习成材。有别于同代的、师承林风眠的朱德群和赵无极,曾海文的画作灵感主要来自中国传统书法和道家思想,自成一格。
曾海文钟情于水粉、水墨和油彩,也喜欢把中国传统的抽象元素跟西方的抒情笔调融汇贯通。是次展览《水墨色彩》追溯曾海文自1970 年起的艺术生涯。多年来,他一直努力不懈地完善创作过程,造就后来的代表作系列:双联画。多年来,曾海文渐渐完善创作模式,他的双联画通常都是 70 x 100 cm的无题作品,既定的尺寸成了他作品的标志,同时让他不需再为画纸的大小而费神。曾海文用两张纸并排作画,大大增加画面可以容纳的意像,把他专属的意念表现无遗。
说曾海文的作品打破了中西界限,绝不是夸张之言。他运用了创新手法,把道家的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自然、任性和简约之道。《水墨色彩》见证了曾海文打破中国水墨传统的过程。他的画作没有如传统水墨画般模拟自然,而是呈现一种形而上的现实,一种唯美而纯粹的能量状态。
1980 年代,曾海文的作品于法国多个重要展览展出,其中一副双联作品更获得当时国际知名收藏家 Dominique de Ménil 收藏。有一年,美国重要收藏家 Paul Mellon 要求与曾海文见面,曾海文却宁愿到法田西部旅游玩乐,拒绝见他。此事反映了曾海文不重视交际名利的个性,也间接解释了为何他生前并没有在在艺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现在回望,由曾海文自创的轻盈深邃画风在中国水墨的演化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同代人中,曾海文是第一个利用水墨画重新演绎中国文化的细腻和复杂性,在全球化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能够引起共鸣,《水墨色彩》正正把这种精神完整地呈现出来。
画廊地址:香港中环雪厂街16号西洋会所大厦8楼德萨画廊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