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顾耀峰
学术主持:朱其
展览总监:张爱东
曾浩在2008至2013年的架上系列作品,以“泡泡”为图像形式,以“欲望”为情绪线索,构成了一种当代“浮世宝鉴”的现实反讽。这5年的作品,是曾浩进入成熟期之后非常完整的系列。虽然在更早的时候,他以写实、具象的画面,在“艳俗玩世”这一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流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正从2008年开始,他跳脱出了原有的作品框架,消解掉图像本身的仪式感,转而在图像的象征和碰撞之中有了新的意味。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曾浩对中国式审美和中国式视角的切肤之感毋庸置疑。这种切肤之感早就成为血液中的因子流淌在艺术家身体的每个角落。这就是很多人对他所用色彩、图像元素都能“会心一笑”的缘由。但重点在于,曾浩有他的态度,而这态度才是作品最为有价值的所在。
艺术家的态度是构成艺术的最美妙的成分之一,只是由于它太过虚化,以致使人们常常抓摸不到,就如同镜中月水中花一般。曾浩是个感受型的艺术家,现实层面的刺激对于他的作用只是折射内心所思所想的契机。一定程度上,他的作品具有直接、坦白的特性,因此,当我们能从这条线索再转一个弯思考一下曾浩“为何如此”,再结合作品,就能真切领会到艺术家的态度在哪里,这便是曾浩的“镜月”所指。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