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策 展 人:梁克刚
展览时间: 2015年3月21日-4月12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B3 央美国际画廊
开幕酒会: 2015年3月21日(周六)下午3:00—6:00
央美国际 荣幸的宣布将于2015年3月21日(周六)起举办《靠不靠谱》——艺术家收藏展,参展艺术家有以英文名称首字母排序)艾未未、崔灿灿、高氏兄弟、何云昌、栗宪庭、吕胜中、梁克刚、隋建国、夏星、王庆松、邬建安、魏明、赵赵。
靠不靠谱——艺术家收藏展
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好像处在一种核心的地位,但这也许只是一种表面的假象,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作品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图命名作品或解释作品。但是往往在作品后续展示和流通的过程中,艺术家常常是不在场的,艺术家对于自己创作的解读也可能是缺席的,而且艺术家无论是参加展览、或是被批评、或是被选择进入博物馆美术馆的收藏体系,甚至最终被选择进入艺术史,艺术家一直以来都是处于“被选择”的状态,尤其是大型双年展和策展人制度兴起以后,艺术圈权力的中心向策展人和重要的国际大美术馆馆长转移,策展人可以把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他的创作材料来构建一个表达自己艺术观点和策展理念的展览,这个时候艺术家创作的原始想法就变得不再重要了。这种情况下当一件艺术品从艺术家的手中被创造出来并且一旦离开艺术家,作品就不再属于艺术家了而具备了公共属性,其中表现在外或是隐含在内的价值,往往被策展人、批评家和收藏者去重新解读和自主定位,艺术家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却处于“失语”的状态。因而艺术的历史和现实的艺术界无不充满各种误解与误读。
艺术家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个性化和情绪化的特殊人群,除了艺术创作本身,他们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癖好和兴趣,他们自己的收藏往往与艺术无关,或者即便与艺术有关也会有着不同于艺术界普遍价值取向的视角,艺术家们也会常常彼此收藏作品,但收藏的驱动与趣味又会跟艺术机构及职业收藏家们不同。艺术家的收藏也许更加个性化和非功利。策划一个“艺术家的收藏展”也就是希望通过一些艺术家个体对于自己收藏的展示和描述,探寻艺术家个体对于价值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