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史国威个展

日期:
2014年8月23日 - 2014年8月3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8月23日
空间:
圣之空间

展览简介

主办: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上海海鲸画廊

在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上,年轻艺术家史国威备受VIP客户关注。作为瑞银集团近年的收藏名单中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史国威一直在拓展其创作的维度。“史国威善于使用拼贴技巧和现成图像的方式,一直在波普艺术发展史中反复出现,其作品着意探求西方艺术史与当代中国的对话。”——瑞银集团的艺术藏品亚太区策展人史蒂芬•麦卡布雷(Stephen McCoubrey)对于史国威早期的黑白照片手工上色作品一直保有很高的期待和持续的关注。而此次香港巴塞尔展出的则是其转型之后的新作。即将于8月23日(周六)在798圣之空间开幕的“史国威个人作品展”,则将首次较为全面地呈现史国威的创作。

  

史国威生于1977年,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以及德国多特蒙德摄影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独特的手工上色技法和作品所呈现的历史纵深感与实验性,令史国威的创作难以被简单归类,即便在摄影群体当中也显得独树一帜。

  

本次即将在圣之空间举办的个人作品展,不仅是史国威创作阶段性的成果体现,更将展示艺术家最新探索的趋势和方向。展览将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2010-2014年间的近期新作。距史国威上一次个展“今夕为何年”已过了四年时间,这段时间史国威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突破与蜕变。2012年创作的《祭》系列可看作史国威创作的转折点。该作品中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节日庆典之后被弃置的装饰鲜花,整个画面被枯萎残破的花朵所占据。史国威依然使用标志性的手工上色方式,重新赋予这些光彩已逝的残花以鲜艳的色彩,同时也还原了花朵在艺术家内心的真实色彩,在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艺术家对漠视生命的功利实用主义的批判也不言而喻。在《汗水》、《雪》、“卷轴”系列等新作中,史国威的创作愈加显现出由繁入简的趋向,创作心态也由过去对消费主义的戏谑,逐渐转向平和,更加关注内心的变化,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相对于早期以具象的人物或动物为主的作品“肖像”系列、“名画”系列的凝重与戏剧化,史国威的近期作品逐渐显现出安静、空灵、抽象化的倾向。

  

另一部分则将精选史国威早期各系列代表性作品,对其创作脉络进行梳理、呈现。观者不仅可通过《今夕为何年》、《婚柬》等代表作,领略史国威早期各系列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也可以通过展览中系统的文献材料,对史国威的创作来源和艺术观念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

  

展览期间,艺术家史国威和策展人赵力先生还将进行精彩的对谈,介绍黑白照片手工上色的独特工艺以及当代观念、新锐摄影的发展趋势。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