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金杜艺术中心(KWM Artcenter)荣幸地宣布,2021年7月30日,艺术家陈大志摄影艺术展《空山·镜》在金杜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策展人曹紫恬精心策划,作品呈现出艺术家将自己内在心境外化后的视觉景观。陈大志将中国水墨艺术中的“笔墨”融入镜头下的物象,将“现实”、“媒介”与“精神”这三者在时间与空间中一元化,试图建立一种具有东方美学的摄影风格。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8月30日。
“空山”,是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时常出现的一个意向。在《鹿柴》中,“空山”是看不见人但是能听到说话的空灵之地,而在《山居秋暝》中变成了一处下过雨后秋风习习的自然寓所。在当代诗人、文艺批评家叶维廉(Wai-lim Yip)看来,似乎诗人王维本身就是“空山”,他认为“在王维诗中,景色自我言说且行动。作诗之前,诗人已是现象自身,且令事物如其自身一般呈现,就如同没有任何人为的沾染。”
同样,“空山”是艺术家喜欢的一处物我相融的景观,古代画家常把艺术达到如自然般精妙的情境称作“化境”。早在魏晋时代,中国艺术就已经全面走进了化境的层面,这一时代诞生的绘画作品既能够看到真实生活的痕迹,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化身。在陈大志的个展中,空无一人的景观成为艺术家内心的投射,在黑白灰的颜色过渡中呈现出藏身于时光皱褶中的文明脉动。
“空山”同样是艺术家喜欢的一处物我相融的景观,古代画家常把艺术达到如自然般精妙的情境称作“化境”。早在魏晋时代,中国艺术就已经全面走进了化境的层面,这一时代诞生的绘画作品既能够看到真实生活的痕迹,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化身。在“化境”的过程中出现了“气韵”二字,成为影响后世古典文艺美学的重要语汇。而在此次陈大志的个展中,空无一人的景观成为艺术家内心的投射,在黑白灰的颜色过渡中呈现出藏身于时光皱褶中的文明脉动。
特别提到的是在这次展览中,策展人曹紫恬邀请了一位音乐人吕乐在开幕现场演奏圆响琴。音乐历来都是人与自然的心灵交流与共鸣,在“空山.镜”摄影展开幕式上呈现的空灵悠扬的圆响音乐,使人们在观看作品的深厚、超然的同时,更多了一层超验体会。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
王 从卉
三天,十场拍卖。如此高密集的艺术品拍卖日程并非偶然。这恰恰代...
201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