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叙事的基本面——付青莲 杨兴军 赵建成三人雕塑研究展

日期:
2015年4月24日 - 2015年4月2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4月24日 17:00
空间: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展厅

展览简介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系列展

叙事的基本面

——付青莲 杨兴军 赵建成三人雕塑研究展

策展人:王志伟

学术主持:孔维强

学术团队:陈科宇、张国

新批评工作室(孔维强 梁潇 王志伟 白鹭)

展览开幕式:2015年4月24日17:00

展览时间:2015年4月24日-4月29日

研讨会:2015年4月24日19:00

展览/研讨会地址: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展厅(小剧场旁)

文献翻译:李仪邦

视觉设计:刘睿

主办:

四川美术学院

承办: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

支持:

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媒体支持:艺术数据网、艺术国际网、99艺术网、雅昌艺术网、艺术眼、艺术西南、Hi艺术、六九艺术网、艺术先知

微信平台:川美艺术家驻留计划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

前言

作品的叙事有两种,一种是形式叙事,一种是语意叙事(内容叙事)。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可以单单只存在形式叙事,但语意叙事一定以形式叙事为逻辑前提。“基本面”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对所描述物体的基本要素和信息进行分析描述。而以物质材料为基础的视觉及触觉性雕塑作品中叙事的基本面则是物质材料、造型要素、形式符号的意义,在这里概括为物料、材料、质料三个不同的层次。

这次展览对三位雕塑艺术家作品的呈现,我们将看到艺术家在物料、材料、质料三个层面的智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雕塑语言的生发过程。即将研究生毕业的赵建成喜欢在不改变材料原有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实验雕琢处理从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既定的材料形体大大加大了整个创作的难度,不光要考虑到作品的塑造,雕刻出心中理想的木雕作品,还要受到材料本身的严格束缚。在与材料不断的博弈中,他将切面这一种处理技法引入到整体作品的空间构建之中,从而达到了在材料约束之下造型、空间的完美融合。作为川美驻留艺术家的付青莲更喜欢去表现过往的记忆,通过童年时的物品塑造和组合构成一个变异的记忆空间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层层镶嵌的不同尺寸的画框构成了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减小的变化空间,将人们的思绪引至他所构造的变异空间,这种递变的空间构造成为表示时间的空间刻度,将时间的变化转为空间的变化。而作为材料使用的铅,因其可塑性和记忆的变异性相吻合,使得整个作品的情绪更加强烈。杨兴军是一个对于材料非常敏感的人,在他的作品中通过不同材料的塑造将强力的生命力寓含其中。在残损的鹅卵石部分加上鬃毛,去修复破损丢失的部分,这种将象征生命的鬃毛和冷冰的鹅卵石相组合,生命的意义被强调出来。

我们也试图通过本次展览表达出一种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的学术合作性,使得艺术家集体和策展团队共同成长,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策展、批评与艺术家创作的脱节。在整个展览推进过程中,策展团队与艺术家进行反复交流、论证,得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学术结论。我们隐含着一种设想,就是要去创新和实现一种新的策展模式,其核心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精细判断之上的研究性品格。在整个展览准备、实施、后续研究中使用了一系列相应的研究方法,同时特别借鉴了人类学研究方法,深入到艺术家工作室用影像记录创作过程,对艺术家进行访谈,也全程记录我们整个展览的实施过程,更加的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细节以及创作过程。展览结束之后,我们将使用案例归纳的方法建立完整的展览文献和学术档案,以求达到展览学理的完整性。

本次展览所邀请的三位艺术家当下有着三种不同的身份背景,本科毕业后继续创作的杨兴军,研究生在读的赵建成,付青莲则是川美青年驻留艺术家中的一名。参展的青年学子,有的在艺术院校深造学习,有的进入社会,有的在驻留计划中。三个人存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中,有着不同的感悟和人生朝向。将在读、毕业、驻留三种不同生存状态之下艺术家的创作呈现给大家,共勉之。

王志伟

2015年4月8日夜于大学城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