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备注:展览开幕时间为10月25日,暂无结束时间。
策 展 人:刘礼宾
主 办 方:德山艺术中心主办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路北皋路口向左盛誉隆彩钢院内德山艺术中心
开幕时间:2014年10月25日下午三点至五
参展艺术家:苏笑柏、张方白、张伟、张国龙、朱金石、马永强
详细介绍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抽象艺术被视为“前卫”、“自由主义”的代名词,从吴冠中对“形式美”的强调,到1982年、1983年的抽象展览以及争论,争议中的抽象艺术逐渐落地。在“85美术新潮”的风起云涌中,抽象艺术在是根隐含的脉络。1989年,周长江的抽象绘画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银奖,抽象艺术逐渐丧失了最初的挑衅性,而逐渐被归入艺术语言探索的层面。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以“主题批判”示人。与符号明显、意义明确的“新生代”艺术、“政治波普”艺术、“艳俗艺术”,以及行为、装置、摄影、多媒体各种艺术形式相比,抽象艺术的创作淡出人们的视线。
21世纪以来,策展人对抽象艺术的关注日渐明显,北京的朱青生、殷双喜、高名潞、栗宪庭,上海的李旭,深圳的黄专、四川的王小箭都成为抽象艺术的主要推动者。第四代批评家中盛葳、何桂彦、鲁明军以及本人也对抽象艺术表示了相对密切的关注,由此批判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多流行的图像式绘画以及其思想架构。
正是在此时,市场以及展览空间对抽象艺术的关注逐渐加大,从北京的一月当代画廊,到偏锋艺术空间、墙美术馆、再到北京公社以及上海的上海美术馆、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等等,抽象艺术由隐到显。2008年左右,抽象艺术界的装饰化、观念简单化的问题也已经出现,一直顺势到当下。
此时,对抽象艺术家个案进行重新审视、集中展现、深入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次展览所包含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其探索方向,大体进行了分类,构成了展览的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物色
第二单元:底线
第三单元:体悟
此次三个单元的题目,一方面考虑到参展艺术家的画面形式语言特征,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动词特征,目的在于让观众注意到抽象艺术家的“身体在场性”以及其语言特征和现实语境,以便继续完成中国抽象艺术的“落地”任务,从而展现立场批判、题材批判之外的第三种批判——艺术语言的批判性。
文:刘礼宾
2014-8-2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