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Paula Orrell
艺术家: Frank Havermans(荷兰)、Nika Oblak & Primoz Novak(斯洛文尼亚)、Thomas Adebahr(德国)
当代艺术丰富了这个世界,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着这个世界。艺术家们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探查现实、想象中的上下语境和历史遗存。今年入
驻OCAT国际艺术工作室的四位艺术家和一位策划人都在全球语境下探讨并提出了关于“此在”的另外一种想法。
Thomas Adebahr将现世带入到文化史的回声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他寻找真实、传闻和假象之间的边界。借助装置,他质问特定历史或政治语
境下的个人准则,同时也对教条化的社会结构和程序化的社会行为提出质疑。
Frank Havermans独具一格的雕塑讨论的则是建筑和结构的语言。在观察体验了中国和深圳的城市化及其丰富的背景之后,Frank采用可回收
材料,在地面和天顶之间构筑了一件大型的装置作品,一个巨大的城市洞穴结构。从而也呈现出他对城市生活中潜在的其他居住方式的思考。
Nika Oblak和Primoz Novak的作品是对权威的奚落。作品由影像、雕塑和机器人等元素组成不失幽默地质疑了艺术界机制和它自我为政的姿
态。他们提出了一个有悖常理的想法——最有效的沟通可能存在于误解中,而含混之词则最能传达当下的含义。
为了促进她的研究科题《2061年的艺术界会是什么样?》,国际策展人Paula Orrell提出该展览的标题。普利茅斯艺术中心策划总监的Orrel
l正在计划该城市的新艺术项目。中国人曾经很重视未来,但是目前比较重视当下。可是因为中国对世界的国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中国人怎么
看未来也会影响到国际局面。东西方文化区别意味着他们也对“未来”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观。
《明天,谁说了算?》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要一起谈当代艺术的国际未来,那么我们必须建设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跨过不同文化和历史
的差异?
今年12月Orrell在普利茅斯艺术中心将会组织一次研讨会讨论当代艺术的危机与未来的可能性,这个话题是她在OCAT研究项目的伸延。
该研讨会有两个部分:第一,探索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包括经济危机、紧缩措施、媒体的私人化等情况。第二,设想艺术创造的未来条件,包
括艺术机构、展览方式与艺术教育等艺术实践。目前,当代艺术的社会功能相对复杂,一方面社会需要艺术家提供的新想法和理念,另一方面
,社会越来越不愿意把公钱花在艺术上。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周婉京
此文出自研究者、艺评人周婉京的《2018北京独立艺术空间调查...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