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电话:021-62828729
总策划:艾民
学术主持:汪民安
参展艺术家:陈劭雄、陈维、陈晓云、耿建翌、何翔宇、洪浩、胡介鸣、冷广敏、李邦耀、李景湖、李青、李消非、刘窗、刘建华、刘韡、刘唯艰、刘雨佳、刘卓泉、马秋莎、毛旭辉、秦琦、仇晓飞、尚杨、宋冬、宋元元、隋建国、王鲁炎、王音、王郁洋、吴昊、萧昱、徐震、薛松、闫冰、杨心广、杨振中、尹齐、尹秀珍、尉洪磊、余极、张恩利、张亚平、郑国谷、庄辉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荣幸带来中国当代艺术群展“物体系”(The System of Objects)。展览将贯穿美术馆的一楼展厅,展出44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展览将于2015年3月29日开幕,持续至2015年6月28日。
晚近以来,物在文化理论和当代哲学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讨论。大体而言,对物的讨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文化政治的模式,即认为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规模的物的累积阶段,物是消费社会最显赫的标志,一个新的拜物教正在形成,物以其强烈的自主性对人构成了重重挤压。这个讨论受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影响,从二十世纪早期的本雅明、卢卡奇到中后期的罗兰·巴特和鲍德里亚都将物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另一种模式是哲学的模式。长期以来,哲学一直将物看作是与人相关联的领域,物总是人视野中的物,离开了人谈论物是没有意义的。这是自康德到海德格尔以来的所谓人和物之间的关联主义最简单的表述。但是,今天最激进的年轻哲学家提出了思辨实在论(Speculative Realism),即主张物有自己的独特领域,物可以从人的视野中,从与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物有自己的领域、命运和本体,一种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Object-oriented Ontology)正在形成。
基于上述理论及中国当代艺术中对“物”的关注与创作的现状,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选取了最近二十年中富有代表性的与物有关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体系”,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物的思考、人们有关物的观念的变迁、物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进程和命运,以及最根本的,人是如何在和物的关联中来确定自身的形象的。
此外,展览期间将会举办以“物”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还会召开一次名为“物的理论”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成立, 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积极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和现状。本次展览是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当下的艺术实践及其发生的变化进行的一次系统而集中的展现。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