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郑路:H-O-H

日期:
2015年8月13日 - 2015年9月1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8月13日 16:00
空间:
Between Art Lab(原37.8 ART LAB)

展览简介

之间艺术实验室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于2015年8月13日举办郑路个展《H-O-H》,这次展览将呈现郑路最新的装置、多媒体作品,以一种全新的建构方式将物质、媒介、视觉综合的转化成一种新的美学形式。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9月10日,敬请关注。

此次展览以水分子式“H-O-H”为题,此次项目实际上是郑路对前一系列的解构与阐释。在郑路颇具代表性的《淋漓》等装置系列中,其将中国传统文字与水这一物质的多种形态进行融合与转换,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建构了水这种物质的多种形态。而此次展览项目,经过艺术家两年实验,将以一种分解的思维呈现艺术家对“水”这种物质的多重理解,将通过物理性的思考与实验实现一种非物理性的浪漫主义想象。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Everything is Made of Water)这是较为朴素的本体论的形式,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生成的。中国哲学体系中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探讨了水这种物质的精神内涵。郑路通过物理装置实验、新多媒体等多种媒介与方式,将其对水这种物质的理解有效的转化为视觉语言形式,使得水还原至分子概念,并将水的形态与力学进行艺术想象与再创作。在这里,这种物质在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建构了不同的视觉语言,回归至这一物质本初的存在形式。水这种物质无具体的形态,流动异变,蜿蜒而蕴含力量,她依存于其他的力学形态,同时也自称体系,并在一种柔化的存在质感中,郑路提炼出一种男性化的、难以破其基础的力量,其视觉形式与物质形态形成一种对立与本质性的回归。

论及生命的起源,水具有一种象征性的生命意义,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物质对万物的滋养与渗透。其中同时隐含着生命赖以存在的原初力量。郑路通过这种分解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思路,打破了综合性的装置思维,借助了物理实验性的手段更加真诚的呈现出物质的基础属性与浪漫建构。这种方式及既是理性的,艺术家需要通过严谨的实验,另一方面又是浪漫的,实现了艺术部分的真实有效性,以独裁式的浪漫主义完成了一次对物质形态的创造。

郑路是一位70后艺术家,也是年轻一代装置艺术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将中国传统美学思维借尸还魂般的代入当代的探讨之中,这次”H-O-H”展览项目将科技的力量成为手段与媒介,完成了艺术的视觉转化有效性,将艺术与科技进行有效的链接,并将科技的构成隐含于艺术的视觉创作之中,回归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真诚与创造力,这种转化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特别的实验意义。

---------

郑路

1978年 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

1998 - 2003年 ,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学士学位

2004 - 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硕士学位

2006年1 - 5月学习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5

H-O-H, Between Art Lab, 北京

2014

重现, Gajah画廊, 新加坡

2013

以水济水, 沪申画廊, 上海

2011

张弓无箭, MOT/ART, 台北

光阴, 少励画廊, 香港

2010

参商, J画廊, 上海

物距, F2画廊, 北京

2009

读空 . 新时代画廊, 北京

群展

2015

图像的重构—卡萨雷斯博物馆, 意大利

炼金术—之间艺术实验室, 上海

鲨鱼与人类-- 叶卡捷琳娜文化基金会, 莫斯科

2014

肖像进行时!——中国当代城市生活, 北京时代美术馆, 北京

风景, Between Art Lab, 北京

芳草地当代艺术, 芳草地画廊, 香港

侨福当代艺术收藏, 侨福芳草地展览馆, 北京

新雕塑, Hi艺术中心, 北京

鲨鱼与人类, 摩纳哥海洋博物馆, 摩纳哥

艺术设计双周展, 上海

纵横阡陌——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馆藏展, 龙美术馆, 上海

2013

2013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大同

空间的肖像, 侨福芳草地画廊, 北京

TMAX热享艺术节, 北京

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 国家大剧院, 北京

2012

B-Side多媒体艺术节, 波特兰, 英格兰

新风景I-关于风景的研究, 季节画廊, 新加坡

雕塑中国, 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 北京

2011

溪山清远, 2011成都双年展,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成都

风泉满清听, 华山艺文特区, 台北

城市趣味-《大周末hotspot》四周年庆,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0

后传统:放大的切片 - 第四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

反对的权利, 边线美术馆, 耶路撒冷

亚洲路标 - 丰田艺术项目,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09

新锐视觉——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苏州美术馆

春晓 青年艺术家群展, 北京新时代画廊

2008

纽约第二届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ACAF), 纽约, 美国

多重现实, F2画廊, 北京

独生宣言, 新时代画廊, 北京

中国金, 马约尔美术馆, 法国巴黎

新时代 • 新交融:中国/印度尼西亚新一代艺术家交流展, Edwin’s Gallery , 雅加达, 尼西亚/新时代画廊, 北京

Make it New – 49画廊开幕展, 49画廊, 北京

2006

十三不靠, F2画廊, 北京

DF2画廊, 洛杉矶, 美国

2001年

大房子公共艺术展, 沈阳

获奖

英菲尼迪(INFINITI)灵感闪耀之旅 灵感艺术大奖, 2009

第4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 最佳制作奖, 2009

L.V.M.H. -“向印象派艺术致敬”青年艺术家大赛, 2005

收藏

瑞士银行

苏州美术馆

国家艺术基金会

香港地铁集团

侨福集团

龙美术馆

中国国家大剧院

太古集团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