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李振华
“(1) The artist may construct the piece. (2) The piece may be fabricated. (3) The piece may not be built. [Each being equal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nt of the artist, the decision as to condition rests with the receiver upon the occasion of receivership.]” in 1968 by Lawrence Weiner (1942-)
劳伦斯•维纳在1968年的重要宣言,也是对他自己思考艺术和艺术家身份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1、艺术家有可能创造一个作品。
2、作品是可以被制造的。
3、作品不一定完成。
所有这些都均等的受到来自艺术家的意愿支配,而结果或是条件都受到接受者通过现实的情况来决定。
这是我思考朱哲琴工作的一个起点,一个可以看待艺术家工作和现实情况的一个基础,通常艺术和艺术家被误解为一个绝对的生产者或是一个处于高位的语境提供者,而在1968年的劳伦斯就已经在为这一现实提供最好的解释,当代艺术的现实从来也不应该被局限为一场表演或是一个简单的被观看的关系。所谓的变换身份或是将舞台从前台到后台,从后台的人群中的工作,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针对知识尝试,而不真实的切入到当代文化的现实。艺术从来都是一种主管的艺术创造和思维的指向。朱哲琴从开始结合西藏主题的“音声”(这一来自具体音乐和声音研究的说法,不同于音乐,而是对某些原始状态的从音乐到声音的保藏概念之转变。)到后来她自己对这些来自不同地缘和文化的音声之采集,从一种间接的使用关系到投身采集和保藏,是一个表演者到文化学者的转型。朱哲琴并没有因此放弃其表演者的身份,这与一个时代的精神有关,就是通过当代音乐的方式将这些采集到的音声,再现出来,这同样有着来自当代文化的共鸣。如安迪•沃霍的版画系列,如杰夫•昆斯的气球系列之雕塑,无不是对当代生活中某些日常美感经典化的摹写。通过转换来自不同语境的关系,通过材料和方法上的实践,完成当代之经典,不同之处朱哲琴的指向与文化考古、非主流文化保藏等有关,而安迪•沃霍和杰夫•昆斯的做法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当代易逝性的延续和转变。这也就区分开来属于当代的波普文化,一种属于来自历史传统的对现在的认知。这都关乎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自身设置的位置和其工作的方向有关。
另外,就是艺术中出现的多义性,及其诗意。通常艺术有着明确、简单或是易于理解的特征。一方面通过来自艺术历史的学习,人可以清楚的知道艺术延承的惯性,以及伴随着技术出现的变革,艺术开始从神、空间、世俗世界、抽象、移情等等方面抽离出线索和现实。另一方面艺术从一个非图像意义的线索生成,从符号、心理学到催眠的介入,让艺术成为另外一个属于知识精英领域的密码和解密游戏。艺术在今天更多的介入到公众中,介入到事件中,介入到艺术自身的位置甚至艺术家的身份的时候。艺术自身开始出现属于自己独特的自主性,带来艺术的多种意义,并伴随着诗意。艺术在很多时候生成的,并不是一件作品,而是一个可能被介入和参与的瞬间。这也许可以解释,人或是艺术家将如何看待和思考,我们是如何一起共建一个现场,以及如何完成一个在空间中的共同体验。所有都与这个劳伦斯所说的三定理有关。
我们需要完成的就是超越艺术这个可能束缚自己的现实,并融入一个可能出现的空间和一种体验,也许朱哲琴可能为观者和自己提供一个相遇的空间,一种属于日常,并超越日常的奇迹。朱哲琴将为大家和自己创造一个现场,一个属于“音声”层面的体验,一个指向未来和考古经验的空间。——策展人李振华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