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前言
文/ Steles Architects
“北京抽象”是一个成立于2017年的艺术团体,所有成员均为中国抽象艺术领域最富盛名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坚艺术家,包括白京生、冯良鸿、李迪、梁好、林菁、刘刚、马可鲁、马树青、毛栗子、孟禄丁、谭平、袁佐。他们的抽象艺术实践,贯通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
“北京”作为命名,所取不仅在于地理意义,也有区别于纽约和柏林抽象的艺术史方位感和线索性。实际上,北京本身就如此抽象,对艺术家个体而言,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意识形态与国家象征性精神秩序的抽象布景。我愿意在这此勾勒12位艺术家在上世纪末活动的一些历史瞬间,以此作为展览所呈现的最新作品的一些历史背景与参照:
1980年,作为“无名画会”成员的马可鲁,赶在早晨上班之前到紫竹院画晨曦,下班后去玉渊潭画夕照,繁重工作并没有让他停止对绘画的探索。同年,毛栗子参加的“星星画会”正式成立,第二届“星星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的口号是:“我们不再是孩子了,我们要用新的、更加成熟的语言和世界对话”。而彼时在承德读书的谭平刚刚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央美毕业之后即赴德留学,回国后参与创立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学院。
1982年,就读于中央美院的袁佐决意赴美,在之后的三十余年里,他在美国波士顿地区任教和生活。1985年,还在央美读书的李迪,获得“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银奖,成为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之后他远赴德国留学。而1987年,雕塑家梁好选择去美国读书,毕业后在密西根、纽约、新泽西洲,生活、创作、展览、教学、养子,二十载。
1989年,刘刚作品《痕迹》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该作品作为综合性材料范畴在获得官方认可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对于综合材料艺术作品的接受和认识。同年,冯良鸿于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后旅居纽约,而马树青从天津去了德国慕尼黑。
1990年,孟禄丁也去了德国,在卡斯鲁赫艺术学院读书。而毛栗子获法国政府奖学金,到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访问。同年,白京生赴美,和先生马可鲁一道生活在纽约。1994年,林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雕塑,此后她的工作一直横跨在设计与艺术领域之间,在迈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就成为中国设计领域最受国际关注的设计师。
在当下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希望此次展览是一个能够提振勇气的展览。这些个体实践都持续了超过三十年的艺术家,他们不同的行径路线、彼此参差交织的生命轨迹,或谜一般的自我放逐和隔离、参与和匿踪,让我们看到:艺术家之间这种跨越时代的友谊和团结对于彼此的启迪和影响;更可以看到,在种种时代的变局和意外、人生的得失、事业的起落中,个体如何回应所处时代的局限,如何以顽强地描述最高形式的意志,在漫长的独处时光中,锤炼和推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前行。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