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魔金石空间荣幸宣布,将于2020年9月3日至10月17日推出艺术家郭城的全新个展“近乎无意”。
展览“近乎无意”囊括了艺术家郭城近年的代表性作品,以及最新创作。在郭城的雕塑与装置作品中,技术始终充当着基本原理的角色,更确切地说,它只是对程序或规律的演绎。在此过程中,技术逻辑被最大程度地简化,人类介入与物质生命之间的更迭以一种朴素的方式显现。这使得科学不再是抽象的原理,而是一种可感知的现实。郭城将技术原理、物质性、自然关系的本质袒露在观者的视野里,所凸显的是对技术决定论和技术价值的质疑。
人工与自然常常相互对立,这里存在的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主体观看方式。在郭城的创作中,自然以物质化、隐喻、伪造的方式出现。我们无法去清晰地界定其中的人与非人,它所提供的是一种试图超越人类纪的视角。混凝土包裹工业原件的系列作品,被郭城命名为《琥珀》。它们并不如琥珀或化石一样是大自然的造物,显然是艺术家制造。新事物产生的两种方式,与“琥珀”在语义和方法上形成了互文,它所指向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偶然。无论混凝土的内部是在散发热能,还是在静待时间的风化、侵蚀,从整体论的视角而言,人的能动与自然界的造物早已不可分割。在《临时的小器具》和《抽象神谕生成器》里,辐射粒子的撞击使器具产生了动作。这些漂浮在大气中的粒子时时刻刻包裹着这个星球,我们无法感知、无法预知,但同时也在忽略其存在。它所传递的是偶然与必然之间的悖论。
郭城在创作中将事物的随机转化为一种如实的物质自发性。通过基本规律与技术设定将人的意志与物的属性进行连结,同时在过程中将主动权让渡给物质本身以及观看对象。他或是在自然物的形态中保留人工痕迹,或是以技术手段来伪造自然。这里所隐含的是:什么主导着真与伪、我们如何去界定人工与自然。这是一种对我们如何去看待物质生命的主体视角的诘问。当人的操控、物的本质、自然的法则不再泾渭分明,才能够实现横向的、去人类中心化的观看。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