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融合东西方抽象绘画美学的先驱者─杨识宏近作展

日期:
2015年10月15日 - 2015年11月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10月15日
空间:
上野森美术馆

展览简介

展览地点:日本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110-0007 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公园1-2

主办单位:上野之森美术馆

协办单位:Solar Mirror、亚洲艺术中心、琢璞艺术中心

展览日期:2015/10/15-11/01

继2015年3月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巡回演讲之后,旅美华裔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杨识宏,受邀日本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近期气势磅礡的大幅创作。其融合东方草书挥写之力道与情感底蕴,可以看成是艺术家「植物美学」后自然的发展与延伸─即使年事渐长,一双眼仍炽热感受生命与时间生长流逝之图像思维,成为淬炼后心灵的写实。此为继2007年朱德群《大象无形—朱德群作品展》后,重要抽象表现主义华人艺术家在此展出。

杨识宏与日本上野之森美术馆的缘份深厚,1970~1980年间,曾于此陆续参加五届由日本画家柴原雪女士所主办的《亚细亚现代美展》群展。此外,日本在战后对于欧美艺术的开放与追求,亦深深影响了当时求知若渴的杨识宏,不仅定期阅读《美术手帖》,对于画坛讯息如数家珍,更成为日后启蒙艺术家前往欧美「取经」的前奏。

此次受邀举办个展题名「永恒的当下」,即是道出了艺术家对于时间「一体两面」的感受。若永恒来自于不停重复的瞬息万变,杨识宏即「…是从生活的本质性基调,往内深凿,将自己内心的风景转成一种视觉,而这种视觉也呼应了梵谷『不是只想要复制自己眼前所看到』的精神内底。」而创作讲究身心合一,却趋于东方「一气呵成」的气魄。杨识宏认为中国书法蕴含最深奥的美感体验,因此致力于吸取空间的美、力道的美,以绘画元素表现出来。此次展出三拼作品《狂草自叙》,即是呼应了中唐著名狂草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其中有疾有徐,有轻有重,可看出人文深厚的修养。

杨识宏数十年来专研于抽象绘画领域,为当代华人抽象画界的领军人物。于欧洲、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地举办多次个展及联展,作品被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公共收藏作品于:美国阿尔德里奇当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得克萨斯亨廷顿美术馆/ 美国阿肯色艺术中心/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 美国The Maslow Collection宾夕法尼亚州/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展出于:美国纽约P.S.1 (MoMA PS1)、哥斯达黎加国家美术馆、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美国纽约大学、法国巴黎欧德耶艺术空间、日本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韩国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

杨识宏,1979年艺术家移居美国,其创作呈现异地生活与文化的感触,关注心境由外而内的观照,1984年成为首位进入纽约P.S.1(即现在的MOMA P.S.1)展出的华人艺术家,获得美国纽约州州长颁发「杰出亚裔艺术家奖」。同时,杨识宏亦撰文介绍西方艺术思潮、理论,让爱好艺术的人更了解杨识宏所见识到的一个广大的西方艺术世界。这些文章集结成《现代美术新潮》这本书,对后来的知名华人创作者如艾未未、张洹、孙良、袁运生、陈丹青、张晓刚等,产生深远的影响。2014至2015年,杨识宏陆续受邀至纽约历史博物馆及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举办巡回演讲,与社会大众分享他在纽约艺术圈的奋斗历程。2015年,探索频道 (Discovery Channel) 节目《亚洲先锋》(Game Changers) 更挑选杨识宏为华人艺术领域杰出代表人物。

上野之森美术馆,位于东京都东区上野公园的私立美术馆,是由日本皇室所主持营运,将明治12年(1879年) 日本美术协会的展示馆设施加以翻新,于昭和47年(1972年)4月正式建馆,每年固定举办《上野之森美术馆最佳作品展》、《描绘日本自然之展》、《VOCA展》等展览,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与国际定位,并于2007年举办朱德群的《大象无形—朱德群个展》。

-----

关于杨识宏

杨识宏,最重要的华人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1947年出生,建国中学、台湾艺专(现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西画组毕业,1979年移居美国。融合中西文化,杨识宏俨然是一部当代艺术文化史。

1984年,他成为首位进入纽约P.S.1(即现在的MOMA P.S.1)展出的华人艺术家,获得美国纽约州州长颁发「杰出亚裔艺术家奖」,同时,杨识宏也带给华人艺术圈许多启发。他刚到美国时,中国才要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变中复苏,杨识宏撰文介绍西方艺术思潮、理论到台湾,又辗转传播到中国内地,让爱好艺术的人更了解杨识宏所见识到的一个广大的西方艺术舞台。这些文章集结成《现代美术新潮》这本书,对后来的华人创作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杨识宏本人就是一个文化的汇流中心,80年代艾未未、袁运生、陈丹青、张晓刚、罗中立赴美时,都喜欢和这位文友见面交流,现在这群朋友都已经成为艺术圈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了。令台湾、中国内地等年轻一代的创作者对纽约艺术圈眼界大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3年Discovery频道挑选杨识宏为华人艺术平面绘画类之代表人物,以他的创作生命为题摄制《华人艺术纪》专题节目,制作团队花费一年的时间造访纽约、威尼斯、上海、台北记录这位艺术家的成就,于全球28国播放,得到很大的回响,他也在2014-2015陆续受邀至纽约历史博物馆及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举办巡回演讲,与社会大众分享他在纽约艺术圈的奋斗历程。2009-2012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担任客座教授,这位创作者在享誉美国艺坛的同时,更不忘为台湾的美术教育贡献心力。

半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杨识宏经历的作品不只是表现一种视觉形象,一直以来皆是以探索生命情境、对生活的体验和由外而内的观照,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过六十耳顺之年,作品更加自由自在的悠游于虚实之间,这是一种心境的去芜存菁,展现了纯粹的绘画性特点与个人风格的融合。杨识宏于八十年代即活跃于国际艺坛,至今仍创作不懈,可说是继华人抽象绘画大师赵无极和朱德群之后,另一位在东方抒情抽象绘画领域具有绝对代表性及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

就地域文化上而言,他带着东方文化背景旅美,沉浸在西方文化多年后又回归东方,若谈他创作转变的过程则可以分成六个时期。一开始1960-1975【具象自我】时期,这位艺术家的养成先从自我认同开始摸索,一步一步把他关注的范围扩大,并增加新的视觉语汇。1976-1980【复制时代】,他以线条、色块批判机器复制时代里文明的建构造成人的疏离。他在1981-1988【文明考古】时期的作品则表现出更宽宏的视野,以「后现代主义」画风描绘考古文物般的图像,在画面上并置多种图形暗喻,斑斓、散发神秘的辉光,关怀人类整体文化的命运。1989-1997【植物美学】时期是他转往内在探求所谓「真实」的开始,他所描绘的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同时受到滋养与威胁,因而展现多种生命样态。接着1998-2010【有机抽象】时期,他已经让自己走入内心自然的状态,这些作品隐约留有植物的形象,但出现了越来越多张力与层次的抽象表现。如果看他2011迄今【东方诗学】时期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创作抽象的形式已经得心应手,毕竟年过六十,时间给了他深度,始能展现奔放雄浑的格局。

杨识宏数十年来专研于抽象绘画领域,为当代华人抽象画界的领军人物。于欧洲、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地举办多次个展及联展,作品被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公共收藏作品于:美国阿尔德里奇当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得克萨斯亨廷顿美术馆/ 美国阿肯色艺术中心/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 美国The Maslow Collection宾夕法尼亚州/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展出于:美国纽约P.S.1 (MoMA PS1)、哥斯达黎加国家美术馆、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美国纽约大学、法国巴黎欧德耶艺术空间、日本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韩国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