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野毛山假象》
文/魏子涵
对某些人来说,
山顶是一个用来征服的地方。
对那座山来说,
它是下雪的地方。
——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一只狼在放哨》
关系性不止是一方通行,更是一个双方向的相互关系。不同关系的形成也是基于有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事物的存在意味被转换为视觉语言,形成一个巨大信息库然后被人类利用。其本质是「看」与「被看」。生活中的景观在我的理解中有两条路:人类用视觉语言去表达感情,以及视觉语言背后所暗示的关系性。
图片
前言
文/肖瑞昀
魏子涵个展呈现了一个移除人类的动物园世界,将“关系”植入到了作品叙事中。
在动物与人的视角之间、在虚构故事与真实的场景之间,魏子涵在作品中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转化。从动物的角度而言,动物园与人类生活环境似乎是两个界限分明的空间。当我们的视角脱离人类,而是跟随着展览中12只猴子的眼睛,从空无一人的动物园逃入同样四顾无人的人类空间,这样一些视觉图像将引导我们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是什么呢?
“人类中心主义”使得我们习惯将动物视为他者,作品《逛动物园是一件正经事》(動物園を見てまわるのは真面目なことだ)将主观视角发生转换,同时提醒我们的是,人类和动物正在共同塑造彼此。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与动物是“垂直”的进化关系,魏子涵作品则呈现了“水平”的相互关系,不仅取消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动物为切入基点表达对这一关系性问题的认知。”1
魏子涵的另一个系列《情动的味道》(情動の匂い),聚焦于动物的形态、局部或是周遭环境。动物以视觉、触觉乃至味道等细微之处唤起我们的情感,形成了每个人档案式的感知记忆库。在后现代理论中,动物与人的二元关系在逐渐打破。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人类没有属于自己认知的“本能”,而是借由模仿各种动物的特性以习得“本能”。2《情动的味道》某种程度上也回应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人类与动物本来的差异性,根本在于人类的匮乏。动物本身的视觉奇观与感观刺激,弥合了我们作为人类的部分想象、情感与欲望。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