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艺术家: 杨瑞芬、刘德舟
2012年12月22日 至2013年1月17日,“心花怒放•墨语纵横——杨瑞芬、刘德舟画展”将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举办。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各异,都洋溢着高昂的创新激情,富有鲜活的生命气象和神秘意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杨瑞芬的“拟态花卉”和“泼墨花鸟”在中国花鸟画坛中独树一帜。
她将那些处于静态的花“动态化”、“拟人化”,使它们或像一排蹁跹的舞者,或像一群翻飞的蝴蝶,有时又像游弋在大海中的水母,抑或是一队展翅飞奔而来的群鸟……此时,“花”似乎不再是“花”,但又是什么呢?是人?是蝶?是鸟?定睛再看,花,依然是花。是有身姿、有动态、有生命感的拟人态的花。
在艺术处理上,杨瑞芬的花卉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色彩与水墨并置,工笔与写意同构。这一手法齐白石曾经用过,以工笔画虫,以意笔画草。而杨瑞芬则是以工笔画花,又将水墨手法融入其中,能工善写,形成粗矿与细腻的对比,开创一种写意工笔交融的新境界。
刘德舟“极简山水”的艺术突破来自于他独到的造型意识和个性形式。阔笔重墨、气势宏大、与众不同,是刘德舟山水画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将黑色的线条与点溅泼的淡墨和未着笔的白色地带有组织地相结合起来,最低限度地运用写实因素就捕捉到了自然的力量。他的墨韵浑厚,块面柔和,线条流动中见力度,造就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视觉形象,构建了一个无形的,连绵不绝的心灵空间。
东方哲理上“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依然是山”是讲寻找山的精神。刘德舟已经看到了“看山依然是山”的道理,他的大写意山水画是对山的整体感受,是在写山的精神样貌,将山势雄伟与山外的精神合为一体表现出来。他的艺术特质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东方的含蓄,并于含蓄中呈现出一种大气。
“心花怒放•墨语纵横”恰是对这两位艺术家鲜明特色的一种感观。突显时代性的山水与花鸟画两大中国画题材的“对唱”,为观众奏响一曲别样的审美旋律。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