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艺术家:约瑟夫·阿彻
Artist: Josef Achrer
开幕酒会:11月20日(星期日)下午3点半
Opening: Nov 20th(SUN.), 3:30pm
展期: 2016年11月20日——1月16日
Duration: 20.11.2016——16.1.2016
地点:那特画廊
Venue: L-Art Gallery
11月20日,那特画廊将带来Josef Achrer的个展:数据主义理论。展览将展出艺术家最新的绘画和装置作品,通过“数据”系列作品呈现出艺术家近年在创作媒介和艺术语言中的思想轨迹与持续探索。在2013年后的数据主义创作中,Josef Achrer再一次使用他的象征主义,将画面元素划分成两类——虽然他并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他的暗示找出蛛丝马迹。有一部分渐变的色彩元素涉及到对RGB和CMYK信息系统的思考,而另一部分则看上去暗示了“信息”的存在方式,那些涉及到框定的线条或色块。Josef Achrer常常使二者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混合起来,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去工作的,在最终的图像中我们读到了他的感受:二者常常像悖论一样难以分割,有时又像同在一个维度那样自然。
在平面之下,Josef Achrer的作品往往会对墙壁投以一抹荧光色,这种设计并非孤例,但却和他的感受紧密联结。荧光色投影扰动了作品的平面性,使我们注意到物质性的存在。信息和数据是如何构成我们所见的物质呢?物质在多大程度上被侵入了?这些都是Josef Achrer所关切的主题。
Josef Achrer的一些最有趣的数据主义作品与扭曲有关。例如这根黑色棍状物的扭曲,它有一个直线状版本,另一个完全类似,但却带有一段微弱的扭曲。这两者放在一起阅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Josef Achrer也许相信,信息、数据和物质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但我们无法完全信任这种映射,当你看到一个弯曲物和不弯曲物的映射是完全一致时(它们都有着完全雷同的RGB投影),你就能理解他的意思:信息、数据和物质是有关的,但它们未必是一一对应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可能无法完全通过数据建立信息,并最终把握物质。我们所获得的这些巨大的综合体,它们建立在一个并不稳固的根基上,里面充满着与心智有关的陷阱。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怀疑这个世界,问题的出发点和分析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应运而生,结果往往“不期而至”。因此,我们从艺术家的“数据主义”的宣言中可以发现,即便使用传统的材料,他也仍然在处理今天人类面临的新问题。Josef Achrer把握了一个关于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为观念而不是为语言(经常被表述为“形式”)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是观念,提香的色彩是观念,库尔贝(Gustave Courbet)的“真实”是观念,印象主义者的光是观念,当然,博伊斯的“黄油”同样是观念,正是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将不同“观念”作为出发点,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艺术史。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图像与符号挪用、拼凑、复制甚至丝毫不改变就放在展览空间中的现象具有艺术史的合法性!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Josef Achrer将数据和信息作为他的作品出发点去处理绘画是那样地具有历史的自信!正如艺术家自己说的:我非常清楚,隔离获取的经验,让自己达到一种不受信息影响去创造新数据的行动是很复杂的。这是一种罕见的特有的宁静与集中,这也许与绘画最为并列。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