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顾耀峰、刘彭生、尹琪
10月23日,“逸空间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之二:朱枭”在北京逸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为10月21日至11月16日。
“逸空间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是由实力策展人顾耀峰、刘彭生、尹琪与北京逸空间共同发起的关注青年艺术家的艺术项目。此前,该项目已成功推出艺术家王永学的展览计划。本次展览与上次一样,仍由逸空间主办、顾耀峰策展、刘曼嘉与尹琪分别担纲艺术总监和展览总监。
1989年出生的朱枭,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刘孔喜工作室。对于这个世界而言,25周岁的朱枭显然比较年轻,但结合了哲学、文学理念的写实油画,功底扎实、观念奇诡而诗化,又使朱枭显得较同龄人更为成熟。
写实是朱枭呈现观念的一个手段,观念是朱枭作品的核心本质。在朱枭的画面中,通常可以看到理性的哲学思辨和感性的文学情绪相交杂的那种盘枝错节,有时候这两种状态是对撞的,有时候又合而为一。在更多的时候,无论哪种方式,都能被朱枭的画面所“融解”。
他重视自己的这种绘画,也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让那些具有指向意义的文化名流在画面中意义肢解、重构象征;让自己当下生活的元素与历史发生交错,进而产生新的效果。这个方法基于他对哲学、对历史、对当下生活情绪的思考而得,他的很多作品就都有了“根”。因为有了“根”,所以就可自由变异,可以用写实的方式呈现诗化而难以言说的观念。《三月之殇》里萨特波伏娃存在于中国式的工厂里(面前还出现了陌生面孔的少女)、《昨日喧嚣之五》从画面里走出来的姑娘,都看似突兀实则言外有音,他的许多作品观众都能从中发现“言外之音”的线索。
在本次展览开幕之际,正在进行中的第 12届全国美展油画展也展出了朱枭的作品《尼采的春天》,它与《三月之殇》等作品一起,形成了朱枭油画第一波段的重要代表。
除了写实油画,朱枭还创作着连环画这一大众耳熟能详但似乎日渐式微的画种,当然,对于朱枭而言,连环画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
朱枭自述
(节选于朱枭思想性随笔,节选时文间有删节)
最近的两年,我画的几张创作都和哲学与历史有关。有位先哲说过,艺术品本身并不伟大,但之中的思想和人文精神才是最伟大的。我的画作毫不伟大,但我想,我们应有向着伟大与不朽而努力的尝试与勇气。这便是我想探讨的另一个问题:哲学倘若和艺术结合,是否也是一条比较可行之路?
在历史上,哲学对于艺术是产生过很多副作用的。简言之,哲学对于艺术的权能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剥夺。其核心的意思,艺术此物对于社会历史的进步是没有推动力的,它只是供人消遣的娱乐方式之一。举个例子:毕加索画《格尔尼卡》,本意是痛斥纳粹的暴行,呼吁和平。但实际上呢?战争继续进行,纳粹继续施暴。若干年后,此画被印成文化衫,可能在纽约某个街角的流浪汉身上穿着,或者印在某个家庭主妇的厨房橱柜门上,而家庭主妇正招呼着客人们吃饭喝茶。所以《格尔尼卡》首先对于历史的进程而言完全没有发挥出其本身的企图和作用,其次,对于后世的人们来说,它也只不过是一个图案,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对于所谓促进世界和平云云亦是半点作用也无。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处在哲学之前的绝对精神旅程的最后阶段,它们是哲学在自我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绝对精神在经历了艺术之后,艺术的哲学使命就完成了,因此它必将让位给哲学,艺术在此意义上走向了终结。因此,为了完成其哲学使命,艺术必须作哲学之所做。但是,哲学对艺术的压迫最终反过来殃及自身:在实证主义的阶段,哲学之于科学的地位,就恰如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艺术之于哲学的地位。艺术是哲学的一种异化形式,如果艺术是无能的,那么推论哲学也是无能的,这是个悖论,所以我认为,艺术和哲学都应回归它们的自身,它们谁也不是谁的异化形式,它们分属两个范畴。它们有联系,会相辅相成会相互促进也会相互矛盾抵触。而艺术这个脆弱的上层建筑,对于历史进步的作用永远是间接的,不可能立竿见影,也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各种人类行为,对于社会发展起的作用范畴,功能和强度是不一样的,很难用一组量化的数值来比对它们的绝对作用和价值。社会的运作是需要一整套人类行为共同作用的,缺少哪一环从理论上讲是行不通从实际上讲也是不可能的。就如即便《格尔尼卡》不能阻挡德军的铁蹄,看似没有丝毫作用,但这个艺术行为毕竟会发生,它很客观的发生了。并不因哲学对其权能所判死刑而销声匿迹。事实上,艺术也绝对不可能是毫无作用的,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艺术到今日还未死亡,不正好雄辩地证明自身的社会价值吗?艺术其实最直接的影响正是人的情感和内心,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来影响他的行为,进而影响历史。这是个间接的过程,又是一股非常强大而隐秘的力量,绝不容忽视。如果艺术丧失这个功用,它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所以这也是我想说的,作为我们这些将来的文艺工作者,深化艺术作品本身的内涵,维护它的生命力,是义不容辞的。而我通过这几年的绘画感觉到,艺术借鉴哲学,和某些哲学思想与精神联系到一起,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亦可证明此二者有合作之可能。当然,这点已有很多前辈尝试过,不乏在美术史上地位显赫的名作。我只不过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感受这种方式的魅力。写实油画的出路不只有复古唯美一条而已。
----------
关于北京逸空间
北京逸空间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最繁华的国贸CBD中心区,但又与车水马龙的商铺和交通要道保持距离,闹中取静。它一方面推广风格迥异、且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它也探寻与国内外优秀的年轻艺术家的合作之路。在这个主张标新立异的社会中,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永远是艺术最具生命力和潜能的群体,可以说,艺术的所有奇迹,都诞生于青年艺术家这个群体,或者是在艺术家的青年时代埋下种子。“逸空间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便是在与策展人顾耀峰、尹琪阐述青年展览的理念后,大家一拍即合的共同合作产物。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