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山水的意志——王秋人艺术展

日期:
2012年12月22日 - 2013年2月24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2年12月22日
空间:
太和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10)

展览简介

策展人: 贾廷峰

艺术家: 王秋人

山水的意志

文/贾廷峰

世间万象,物情物态,山水之跌宕,四季之更迭,草木之枯荣,日月之盈亏,皆以其自然的生命轨迹而生长。世人琢磨物态,通常会在种种因素的考量下赋予其不同的情感意志,而山水之于中国人,却始终承载着一种典型的东方审美趣味,即根植于道家思想所衍生出的淡泊与逍遥。传统山水画发展至今,尽管在笔墨技法等绘画的本体语言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延伸,却仍旧囿于“传统”的惯性牵引抑或抱有“拿来主义”的惰性心理,无法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打破固有程式,对于画面情感的映射作出质的改变。

秋人的山水创作,便是基于传统绘画中的这一陋习所作出的个体尝试。这种尝试体现在秋人对传统绘画本体语言和画面精神意志的消解与重建之中。早年作为海派大师陆俨少的后学,秋人了悟传统笔墨;八十年代作为圆明园宣言的起草者,秋人深谙先锋艺术。他以传统为根基,加上抽象构成,钩斫笔线,氤氲流动,在笔气跌宕之中饶有古意。也许正是在如此的学养背景下,他的创作才能取得今日之成效。

绘画本体语言方面,秋人首先消弱的是传统国画中极为注重的线条书写性,他将直线大胆引入画中,不分粗细,无关节奏,强行而干脆地嫁接在山头、树石、溪涧任何他想见到的地方,活生生将传统绘画中讲求的温润圆转割裂的支离破碎,却又形成了一种似镌刻于山石根处的独特美感。同时他又消解掉皴法对画面形体的支撑,以坚固的几何块面化身为山石,意在营造出厚重的体量感。在云彩的处理上,大量白粉的加入,使应有的空灵轻逸同样转为厚实凝重,甚至出现了“云比石重”的反常观感,而这种反常观感又在秋人不断赋予其重量的层层叠加中由当下觉醒转向未来指引,呈现出一种穿越历史,来自亘古的真实。

在淡泊与逍遥之间,秋人更注重对自然山水的静观与直觉中觉悟生命,绘画创作仅是其修行的日课而已,所以他的画面往往呈现出的实是关照自我的超现实心象山水。忌讳的天地二色(白色的矿粉和积墨的山头)被强悍执拗地共生于山顶,肃穆的庄严随之弥漫,道家所偏好的素色,也以暗合藏传佛教的经幡色:蓝、白、红、绿、金所替代,绚烂炽热,颇具唐宋的宏大堂皇之气,被赋予“秋人式”独立意志后的山石草木体量夯实,更显坚韧崇高,藏于其间的庙宇僧者便是“我”之投影,于是,秋人便在这样一片澄澈澹然的心境中,明心见性,将感悟自然的山水看成有生命同己的存在,在肃穆的修悟中体察生命的韵律,获得内心的欢喜自在。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