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空•间:陈丽珠个展
艺术家:陈丽珠
开幕时间:2015年9月6日 16:00
展览时间:2015年9月6日至2015年10月5日
2015年9月6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将于C展厅推出陈丽珠个展“空•间”。
陈丽珠1979年出生于中国福建,2005至2007年间,陈丽珠在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美术学院度过两年留学生涯,自此陈丽珠开始了抽象化的艺术创作。在荷兰期间她甚至一度抛开了绘画,转而尝试了装置媒介,这些实验性作品实则体现了绘画的思维方式,具有古雅而抽象的绘画情结。
陈丽珠对颜色非常敏感,回国后,她重新以绘画作为主要媒介进行创作,这同时也是她关于色彩的诗性实验。她在2007至2009年期间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颜色的秉性”,如颜色和颜色之间的冷暖如何“共存”,画面在不同干湿度情况下颜色的呈现情况等。2010年到2012年,陈丽珠研究了马列维奇的“黑方块”,并创作了一系列《告别马列维奇》画作。画面中,马列维奇的黑方块被沿着对角线切掉了两个小方角,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画面从静态变为动态,而更重要的是从二维变成了三维:从一个平面的黑方块变成了两个黑方块在空间中的叠错。陈丽珠就此开始了她的空间实验,“空间”系列也由此而来。
自2012年持续创作至今的“空间”系列也是本次展览将呈现的主要作品。
陈丽珠沉醉于中国园林,尤其热衷于园林里的传统“借景”手法,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她在画面中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宋代理论家郭熙所说的 “可居可游”便是她意图创造的空间。观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画中,跟随画面(颜色和形式)的变化移步换景,画面处理空间的形式则可看作公共建筑。“空间”系列常常以组合和系列的形式展现,这种方式创造了时间上的延续性并延展了画面的空间视角,陈丽珠希望为观众提供“阅读”和“游走”的时间,在“空间”中,观看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画。
----------
陈丽珠
1979 出生于中国福建
2000-2004 上海师范大学油画系,本科
2005-2007 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美术学院, Frank Mohr学院,硕士
2010 厦门大学客座讲师
2012-2013 朴寿根美术馆艺术家暂住计划项目
2014 意大利Laforet 避暑驻留项目
个展
2015 空•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3 可思可游,泉水边画廊,首尔,韩国
可思可游,朴寿根美术馆,江原道,韩国
2011 有声的沉默,泉水边画廊,首尔,韩国
2009 黑夜消化白天,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2007 耳语,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群展(部分)
2015 秩序的边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艺术计划,台北,台湾,中国
中国抽象,S+画廊,釜山,韩国
2014 釜山艺术2014,釜山,韩国
2010 Small Beauty,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思维的空间:中国当代抽象画展,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简洁的力量,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2010预展,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无物之阵:中国抽象艺术学术邀请展,湖北省艺术馆,武汉,中国
2008 形无形第二回展,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白天与黑夜,Media art Friesland,莱瓦顿,荷兰
2006 更多玩家,Defka,阿森,荷兰
中国年,Pictura Gallery,格罗宁根,荷兰
2005 记忆空间,上海师范大学琴房,上海,中国
收藏
湖北省艺术馆(湖北美术馆) 湖北
墙美术馆 北京
朴寿根美术馆 韩国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