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赵力
艺术家:肖芳凯
开幕时间:2014.10.26 16:00
展览时间:2014.10.26-11.25
展览地点:深圳桥舍画廊(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文化创意园A4栋115)
T:0755-86233209 E-mail:Bridgegallery_shen@163.com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博士,博士生导师)
浸润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式美术教育之后的肖芳凯,很早就确定了以园林為自我的画题。為此,他曾经多次下江南,徜徉于苏州各名园之中,用眼睛去实地观察园林,用心灵去嗅闻歷史气息,而不是一味地“掉书袋”,或者去转述美术史上的那些经典图式。起初他笔下的园林,既有歷史文化的承载,又有造化野趣的格调。画家也热衷于将文学化的意境转化為主观性的视像结构,从而强化了自我的精神诉求和观念表达。之后的肖芳凯,对於“荒败”之园林的描写,隐含了画家本人的歷史态度和当下认识,他努力建立歷史与现实之间的自我言说,以针对当代文化价值意义进行深入讨论。在“荒败”园林之后,肖芳凯出现了创作上的自我调整:他更致力于自由地主体抒发和画面表达,逐步放弃了关於园林的整体性表述,而是通过看似“随手拈来”有目的地解构园林以达成全新的视觉感受。“光影”,已经转化為控制画面层次或者情绪空间的有机方式。也就是说,“光影”已经不是自然界的合法逻辑,而更像是肖芳凯的个人“戏法”。在他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光源总是不固定的,受光的部分不是自然阳光中的所谓“阳面”,也不是古典绘画中的冷暖关係,却是為了突出画面叙事重心的刻意设计。肖芳凯甚至採用了“逆光”的光源,让大部分景物沉浸在阴影之中。事实上,画家的光影戏法更像是舞台性的戏剧手段,其目的就是打破现实中的园林逻辑,通过自由地整合形成可控制的画面层次,进而对应于观赏者的“入境”转化成情绪化的、有感染力的情绪空间。“笔法”,已从创作手法提升為创作方式,它不再纯然的技术手段而是创作力的核心内容,是情绪、精神、生命的流动痕跡。正如肖芳凯稍早的作品,画家对於“笔法”的认识仍停留在“绘画性”的表述层面,即“笔法”是实现和服务“绘画性”的方式手段。如今,肖芳凯开始关注“笔法”自身的独立价值,由此并积极引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法”观念。所谓的“积极性”,恰恰不是肖芳凯照抄照搬中国文人画传统或者进行“以书入画”的浅层尝试,而是画家将“笔法”理解為自我创作的核心负载,强调的是从“内心”到“画笔”再到“笔底画面”的畅快传递,强调的是破除法则和真情流露而不是引入法则却被法则所束缚。色彩,也出人意料地活跃起来,与笔法相得益彰地形成了斑驳陆离又微妙变化的感受。从一开始肖芳凯就大量使用中间色调,在“荒败”园林的创作期更推崇近乎黑白灰的单纯画面,画家意图藉助这样的顏色关係暗示出歷史和记忆,激发观赏者的“怀古”之思绪。然而在经过“怀古”、“思古”的阶段之后,肖芳凯意图建构起面向未来的视觉意义,亦如画家关於“逆光”表达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期待和盼望,于是当我们视线移动的时候,画面的各种复杂关係和各种微妙感受总是令人陶醉,并引发出了在场的欣慰和美好的寄予。
肖芳凯先后于2013年10月在台北青云画廊、2014年4月在北京桥舍画廊举办了《醉花阴》的个展,此次在深圳桥舍画廊的展览为其第三次巡展。参展作品从2012年至2014年,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较之之前创作的变化,也能看到艺术家在一年间创作上的细微区别。
----------
肖芳凯
1976年生于江西大余
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个展
2014 [醉花阴],桥舍画廊,北京,深圳,中国
2013 [醉花陰],青云画廊,台北,台湾
2012 [辛卯集-肖芳凯作品展],桥舍画廊,深圳,中国
2011 [辛卯-杂记-肖芳凯小幅作品展],桥舍画廊,北京,中国
[景与境]第二回展,7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0 [景与境]第一回展,桥舍画廊,北京/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群展
2014 [Art Taipei],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大楼,台北,台湾
[艺术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中国油画协会,潍坊,山东
2013 [Art Taipei],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大楼,台北,台湾
[慢摇摆],桥舍画廊,北京,深圳中国
[十全十美:青年油画艺术家十人展],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北京,中国
[风景的故事—当代油画八人展],桥舍画廊,深圳,中国
2012 [“最绘画”-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中德交流展-东西对话Ⅲ:“误解的建构与解构”],柯布伦茨、柏林、耶拿,德国
["城市领袖"北京国际文化艺术沙龙第二回展],国际贸易中心,北京,中国
2008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景物-人物:王岱山、肖芳凯双人展]第二回展,保利大厦,北京,中国
[“视野-形象” 北京国际文化艺术沙龙第一回展],国际贸易中心,北京,中国
2007 [今日美术馆年度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罗中立奖学金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新视觉’07:感性的形式与趣味],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景物-人物:王岱山、肖芳凯双人展]第一回展,桥舍画廊,北京,中国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